第三十九天。
我也不是一直都没有问题问的人,可总是在提问环节没有问题问,我也想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性格上?不愿意当众讲话表述自己的提问?担心别人对自己问题的解读?怕自己的问题问不到点?
思维上?自己已经是非懂似懂,所以在思考上懒下来?没有这种经验经历、脑海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就转不过脑子来?
那归结下来,两个关键字,“敢”与“勤”。
首先,敢比会更重要!!
之后,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思考另外一点,思维上的灵性。
有时候“我觉得”的内容,在后面真的按照自己的觉得的那样子想的发生,但也有时候真实发生并非是我觉得这个样子,而是想不到的,或者当时知道但不觉得。
这个“有时候”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自己的“我觉得”的信任力度都多大呢,值不值得相信?
要突破的话,以目前自己的认知水平,还是比较的难。
尝试一段时间,试试反常规思维,凡是自己的觉得的内容,都逆过来,或者这样理解,把第一时间常规思维想到的理解为一条直路到达终点,自己就偏不走这条路,另外找一条路子去走到终点。
也许,尝试一下会发现“新大陆”。
往往不走寻常路,方是有异于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