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报,一篇关于“送给某区(2024年)的关键词”——“拱卒”,引起我的注意。
文章说,拱卒是中国象棋中的术语。没过河之前,小卒只能向前走。“卒”一旦过河,就能质变,甚至能够成为取胜的关键。不会象棋的我,有恍然大悟之感。
记得去年12月读《南渡北归》时,适之有“过河卒子”的自喻赠诗。当时,只是觉得全诗通俗易懂,寥寥数语,既写出了他的年龄(中年)、特征(白发),又道出了他的心境(拼命)、使命(向前)。人到中年的我,亦有几茎白发,遂稍加“修改”与东哥来了个打油“喝和”。
《南渡北归》,200万字的煌煌巨作,要在一个半月读完全书,是不小的考验。东哥提出了打卡制度,并在某次“交作业”时,谈及“日拱一卒,积少成多”的体会。我深以为然。
由拱卒,我查询了日拱一卒。由日拱一卒,又带出了功不唐捐。根据网络释义,前者是象棋用语,后者是佛教用语。我曾粗浅地以为,卒子就是小兵,不期然,过河小卒背后有深意。
知无涯,这不啻为一种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