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儿是我的大学同学,她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好人卡颁发给她可以说毫无异议。
清儿对待每一个人都很好,别人提出的每一个请求,清儿都一一应好,从不会拒绝。
其实清儿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敢拒绝。在她的认知里,拒绝是一件多么罪大恶极的事,是一件多么令自己内心煎熬的事,仿佛拒绝就会给双方带来无法磨灭的伤痛。明明拒绝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可就是怎么都说不出口,导致谁来找她帮忙,她都来者不拒。
清儿总是顾及别人,操心别人的感受。唯恐冒犯,担心自己做不好惹得别人不开心。在友情里,清儿甚至卑微得不敢提出自己的建议,平时打外卖也是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总把最坏的留给自己。
我也曾问过清儿,每天这样小心翼翼地卖笑脸,不累吗。
清儿沉吟了好一会儿,苦涩着脸说:“我其实也不想的,谁愿意成天干些根本不想干的事,可是相比之下,拒绝别人需要更大的勇气哎,我还是算了吧。”
这样的好人形象,需要的是永不间断的付出,无额度的付出,别人永远不知道你的顺便是有多么不容易。
在爱情里,清儿也是一个委曲求全的角色。害怕男朋友生气,处处依顺,试图通过改变自己来获得男朋友的认同。担心自己的不完美,通过男朋友的眼光来判定自己的价值。清儿盲目相信一句话,爱就是无限的包容,但只要是个明眼人儿就能看得出只有清儿一个人傻傻的迁就,甚至为了不让男朋友怀疑自己的感情,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清儿一次次的放低姿态,压低底线,导致自己成为一个社交低能儿,一个感情废物。
清儿不止一次纠结为什么我这么尽全力帮助别人,到头来,我还是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我这么迁就男朋友,这样维护感情,他却说走就走。
我能够理解清儿的不易,但并不同情她。我想对清儿说的是:“以别人的眼光判定自己的价值,这是自己被自己绑架。因为别人的否定就加倍否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别人的不满意就认定是自己尽的力不够,这不是善良,而是病。病在你不懂关怀自己,不懂心疼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不论你认可或者不认可,价值一直在那,不增不减。生活不易,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让自己开心,远离取悦别人的行为,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必将情绪和精力浪费在获得别人的赞同和认可上。
蔡永康说过:“积累越多说不的权利,我们就越幸福。”我们应该知道,对于别人每一次的请求,我们都有说不的权利。勇敢一点,乐意帮忙就潇洒答应,不乐意就即时拒绝。没有必要舍弃自己宝贵的人生时间,被别人当作压榨善良的免费劳动力,这样的一次次退让只会让自己变得廉价,变得不受尊重,就像一本书的书名:《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你的善良就会被别人当作理所当然。
相信我,果断的拒绝会给你解决很多麻烦事,你会喜欢上那种果断拒绝不喜欢的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学会从一开始就拒绝你的人生会轻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