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风险
我们所认为的高风险高收益,其实是一种可量化的曲线基本趋势。但实际上风险并不只是客观因素,还有很多的主观因素(例如我们的心理预估),所以单纯的量化趋势不足以体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马斯克也给出了他自己所认为的风险曲线,对于高风险的投资,存在较高预期收益的同时,还存在着获得较低收益以及损失的可能。对于风险,投资者首先要做到理解,如果这点都无法做好,更不要说规避风险了。
不同的阶段,投资者对于风险的理解也不一样。对于经验不足的投资者来说,风险就是波动,很多专家学者也将风险定义为波动性,因为波动性风险能被量化,也易用数据来进行描述,但是如果我们想成为战胜市场的少数投资者,就一定要明白最重要的不是波动性风险,而是获得永久损失概率的风险。
所谓风险,可以理解为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换句话说,风险代表的是未来,未来是不确定的,一般来说,我们对于风险的量化趋势是较为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能排除概率的另一部分,只要有1%的不确定性,那么就会存在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可能。就像长生生物,在今年医药行业走强的情况下,出现了疫苗事件,再比如北京文化,基本面合同行业相比较为一般,但是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火爆上映,北京文化也是出现了一波行情。
总而言之,对于风险,结果可能好,也可能会坏,不同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主观认识也会不一样,你所认为的风险在别人看来可能都算不上风险。而对于我们来说,分析历史,提高判断能力都不可能完全保证风险的规避,因为我们缺乏对潜在变化的感知,但是试着去理解风险,做好应对会出现的各种可能的准备,也是投资者面对风险的健康状态。
理解风险
风险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其本身,而是投资者无法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认为没有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投资风险来主要自于过高的价格,而过高的价格则来自于过度的乐观,怀疑的不足以及风险规避能力的欠缺。每一位身处牛市的投资者都非常愿意和风险做朋友,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风险背后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收益,至于对于资产风险的担忧,不存在的,裸泳的人从来不会去思考水会被抽干的那一天。
本质上来讲,高风险高收益是源于人们的期望,面对风险较高的资产,投资者只有得到相应较高的预期收益才会选择将手中的子弹打出。所以风险与收益的曲线就类似于需求量和价格曲线,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在实际中,需求并不是由价格所决定的,风险也不是收益所决定的,其背后所关联的因素并不单一。
作为投资者,我们千万不要盲目乐观,信任与怀疑这两态度一个都不能舍弃。群体的力量非常强大,在一片祥和或者说狂热的大环境中,人们的意识会被蒙上一层无形的网罩,如果不能对于当前环境持有担忧怀疑的态度,那么今天看似辉煌的市场,或许就是明天崩溃的前奏,就像过去对于互联网的期待以及对于房地产的无限希望一样。
控制风险
对于风险从识别到理解再到控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层层递进。
风险控制是投资者对风险的灵活把握,风险控制≠风险规避。客观来讲,风险规避是成本较高的风险控制,成本其实是放弃的最大代价,而我们选择规避风险的成本其实是相应风险下的相应收益。对于风险控制,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相关理论,以Ray Dalio的桥水为例,该基金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控代表,其观点就是,在承担相对低风险的情况下,取得与基准相同的收益。桥水公司通过大量的数据支撑,模型决策以及dalio团队的决策分析,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投资组合,从而分散风险,有把握的去承担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本质上就是一种自主寻求风险控制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比股票更适合配置,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承担小于基准的风险。
就投资市场而言,谁能够做好风控,谁就更具竞争力。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量的前沿科技开始落地应用,而最为热门的应用场景就是金融投资领域。大数据分析+AI是未来投资行业着重关注应用的,尤其是在风控领域,智能投顾同个数据的回归分析以及概率论来选择合理的资产配置供给投资者选择,在有些方面,计算机要比人类更加全面,当然,目前来说,人工智能还远未发展到强大的地步,对于一些信息的判断以及趋势的感知是无法做到的,同时这也说明一点,对于“黑天鹅”事件缺乏强大的感知。以08年金融危机为例,在金融危机前夕,华尔街的几乎所有的投资公司都使用风险价值var模型,var模型的计算非常复杂,但可以将大量的数据整合为一个指标,并且将量化后的数据清晰地呈现到决策者面前,比如说var模型通过计算可以告诉决策者该项目出现1300损失的概率为1%,有99%的可能不会出现巨额损失,可是有一点要注意,var模型概率全部是依照历史行为做参照,未来如何无法判断,所以var模型也无法告诉投资者尾部风险一旦发生将是什么样的结果。这也告诉投资者们一点,做数据分析,精确≠准确。
也许在未来,智能投顾会越来越智能,甚至可以感知价值,不过现在还不好说。
通过马斯克对于风险控制的阐述以及智能投顾的风控手段,我们普通投资者一定要明白几点,对风险的错误判断或是主动忽略其实是投资者们的最大风险,我们是人,所以行为带有主观性,无法做到像计算机一样按照程序进行,所以很多投资者连成本较高的风险规避都无法做到,就如同温水煮青蛙,在舒适区呆久后会忽略风险的存在,说句实在话,越是没有风险控制意识的投资者,越认为自己可以预见未来。
就我而言,在未来的投资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明确资产的风险性,确认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
②做好准备工作,对投资的资产做好相应的分析。
③设定好合理的目标,止盈与止损,要量化目标。
④提升自己的sense,远离舒适区,避免温水煮青蛙。
⑤学会配置自己的资产,合理的分散风险,主动控制而不是被动承受,切勿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