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20点07分
“林森教授说,如果校长每天能够坚持写500字,那么三年后一定会发生质的飞跃。我们和他说,你现在每天坚持写1500字。”楚局长颇有些赞赏地和我谈起他们与林森的沟通。
“每天写500字,对一部分人应该是个负担,如果每周可以写一次也很好。”我感觉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和楚局长谈一谈,如果让参与者感到是个很重的负担,效果未必好。
我们正针对此话题沟通,门口闪进一位浓眉大眼的中年人,国字脸,满脸书生气,林森教授。我曾经听过他的课,我起身跟他打招呼。其后是卢国强科长,他在后面向林森介绍,“这就是我们和你说的金华的王校长。”
“我以前听过林教授的课。”
“啊,怪不得这样面熟。”林教授知音似的和我握手。
“你每天怎么写?摘抄吗?”他满眼闪着光。
“不,我只是记录我的行程或感受而已。”我把自己的情况简要告诉他。
“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他很感兴趣,继续追问。
“我没有念过大学,我读的是师范,浑江师范。”我这边回答时,楚局长在那边接上了,告诉林教授,当时我们家里比较困难,只能读中专,尽快改变命运。
这的确是实情,当时为此,我还消沉过。
“中专?”他有些吃惊。一个中专毕业的人痴迷写作,恐怕有些特殊。
“你发表了多少文章?”林教授微笑着询问。
“在《吉林教育》上大概发表了20篇。”大概是这个数目,其他的忽略不计了。
“不错。千万不要累着,有时没有内容写时,也不要强逼自己,身体要紧。“他有些担心地和我说。
“没有问题,我并没有把它当成一桩负担,已经习惯了。”我解释道,免得他担心。
“你看看,不写都不行了。”他转身和楚局长肯定我的习惯。
“我这样做也是给孩子做表率的。”我补充当时的初衷,当时的确是因为带了初一的孩子才产生写一点东西的想法。
“听说你的学生也写?”他似乎比较了解我的情况。
“是的,孩子也写。一部分孩子写500字,也有写300字、200字的,完全出于自愿。”我的话打消了他的顾虑,我不会把很幸福的事情变成孩子的包袱。
“一个中专毕业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很好。要当作家吗?”他仿佛是开玩笑。
“只是写而已,但我确实有把自己写的东西解集结出版的想法。”我表明了自己的打算。
“你可以把写的交给林教授看看。”楚局长推荐我与林教授保持联系,得到他的指点。
“少不得要麻烦林教授。”我很认真地讲;“独学而无友”,我需要人生的导师,特别是专业领域。
他还有很多的话想和我唠,但马上就到讲座时间了,我们起身离开。
作为一个长白人,他可能更希望自己的家乡有个人深刻地思考教育路,不但以行动验证,而且以文字记录发展的轨迹。
登上讲台,林教授魅力四射,作为吉林省负责干训工作的资深教授,他对教育的思索是极其严肃的。讲座其间,他举了许多精当的例子,给我以很深的启迪。
讲座终结时,楚局长让我谈谈体会,我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表示,我们将立足当下,引领师生走向美好的未来。
待合适时间,我将和林教授沟通,将部分文章发给他,希望得到他的指导。
我现在不太关注自己写的东西能否通过媒体发表,耕耘的过程创造的幸福更真切。我对自己所写的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些文字里流淌着的是我几十年的积累,还有我对教育的独到理解,也许有些观点不为众人赞同。
上周去北京学习时,黄坚团队给我们创造机会,使我与媒体有了接触,我将和新接触的陈洪杰老师、白宏太等老师保持联系,让他们以媒体人的眼光给我提出修正意见。
“自己是最大的资源”,我曾经用它做过标题,追述了见闻和感受。现在,我依旧认可这句话,路终究是要靠自己走的;如果自己不努力,谁也爱莫能助。
我已经打定主意,除了向媒体推荐外,我将借助博客或微博获得传播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从我的文字中找到一点宁静的时光,给奔波的心灵些许慰藉。
做一个教育领域的作家,这是我的目标。未来的人生岁月中,我将在努力中不断超越,争取某一天以一种特殊的身份走到北大的讲堂,因为我的心中已经播下了北大的种子,它悄悄地萌生了,在这个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