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苦
张沛超老师在《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第一章里谈到,人生有三苦: 求而不得、得而惧失、失而怀念。
求而不得之苦,是我们想要更多的欲望造成的。我们渴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比如金钱、荣誉、地位,漂亮的包包,时髦的衣服,新款的轿车……
这种想要,有的来自广告的诱惑,有的来自和他人的攀比,还有的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而仅仅是出于从众心理,他们有,所以我也要有。
以为自己不快乐是因为没有得到,可等真正得到了,又开始有其它的想要,于是欲望之火永远不能被满足,这苦也就没了尽头。
得而惧失之苦,在于不想失去已有的好东西,那失去就好像从自己身上割肉一般。
很认同书里的一句话:“你有的东西,它们也在有着你。”你有它们,也意味着你需要为之付出相应的精力和能量去管理和维护它们,才能一直有。
有健康便要花精力去保持健康,有美貌便想方设法去维持美貌,有金钱便想着如何一直有钱……
可随着时间流逝,年华老去,“失去”是迟早、必然的事,而倘若深陷失去的恐惧之中,便会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失而怀念之苦,讲的是失去了但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遗憾、内疚、自责、悔恨等负面情绪萦绕于心。
许多抑郁也就此形成。抑郁的总体特征是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思维迟缓、欲望变得很低。
这种状态像是与“丧失”发生了认同,那个重要他人、那份重要关系不在了,“死去”了,于是,我也让自己“死去”,这样我们就好像又“在一起”了。
无法哀悼丧失,便会陷入对丧失的长久怀念当中,陷入抑郁的痛苦当中。
作者谈到,这三苦包罗万象,人生之苦皆可往里装。从想要,到拥有,到失去,从欲求的苦,到焦虑的苦,到丧失的苦,从时间纬度看,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确兼容并包。
四种心态
在这三苦中,人会呈现四种心态: 难受、忍受、接受和享受。
受苦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难受,心里不舒服,拧巴,别扭。
可有时候难受又很难直接地表达或发作,比如面对领导的施压,亲人的责难,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忍受这难受。
当忍受长期郁积于心,久不得发,心身疾病便会找来。
忍受其实有个心理前提,就是内心觉得这事儿不好,这情绪很坏,才需要憋着忍着。其实也就是把正面情绪、负面情绪用区别心对待了。
而接受,就是平等地看待这些苦,这些情绪,无所谓好坏,凡来者,皆拥抱,均接纳。
享受就是更高阶的智慧了,得在接受的前提下才能达至享受,这是一种“大自在”的状态。
四种心态,境界不同,在这三苦中,看到的风光也就不同。
四种方法
如何摆脱三苦,作者提出有四种方法: 离苦得乐、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不苦不乐。
离苦得乐,即远离、回避感到痛苦的人事物。有点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但是这往往治标不治本,脱离了这个苦,又陷入另外的苦中。
苦中作乐,则是看到了苦的意义和价值。把它当做一个信号源,从而去理解和挖掘其中的深意。
比如,生病的苦其实是一种丧失健康的苦,但倘若能看到其中的警示意义,那便是化解苦的一种方式。
以苦为乐,作者强调这不是一种受虐,而是苦乐都值得一品。
就像苏东坡和王阳明,不管深处自在或者不自在的境遇里,都能品出自在的味道来。
而不苦不乐,则是一种更上乘的境界。有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
无区别地看待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这样,苦即是乐,乐即是苦,合二为一,同为“一味”,便能不苦不乐。
人生有三苦,各人怀揣各样的心态去品味,便各有滋味,而选择何种方法去化解这三苦,需要造诣、格局和智慧。
张老师讲三苦,看似处处在讲心理学,却又处处闪烁着儒、佛、道的智慧光辉。
行文如做人,能写出如此自在豁达的文字,一定也如他所崇拜的精神偶像苏东坡一般,是个得了自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