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故事想要写,太多的情感想宣泄,却始终理不清脉络,犹如一团乱麻交织缠绕,果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知不觉,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如果将年初制定的计划翻来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那计划中的十二分之一?
我的答案是显然的,毕竟还没有制定详细的新年计划,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罢了。想来二月份也不会有太多的规划,因为春节放假已经完全占据了我做所有事的积极性。
如此算来,2018年也就只剩下了300天了。
我常常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规划好每天更新一章小说,可事实却是两三天才写了一章,除去真正写文的那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用到哪里了?
细细反思之后,我算了一下一天的行程。
早上7点起床洗漱吃饭上班,晚上最早能7点到家,最晚8点到家,11点睡觉。这样算下来,晚上有3-4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使用,除去偶尔做饭的1个小时,每天还是有2-3个小时足够我写2000-4000字。
但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
晚上7点15到家,如果很饿便会去厨房下碗面条,顺便炒个菜作为明天的午餐,8点能坐在房间里安静地吃面条喝汤。
但我一般会在吃饭的同时打开手机,要么看小说(最近在追东野圭吾写的悬疑故事《白夜行》),要么看视频(最近即将结局的《琅琊榜2》和已经追了很久的《名侦探柯南》)。
其实吃碗面条最多要15分钟,但是一心二用花的时间就会很多,而且是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时间就偷偷溜走了。
等我看完两集了《柯南》,才发觉已经9点多了,于是匆匆洗完碗筷,再去洗澡。这时候,加班的室友(此室友常年加班,且不定期回家,我已颇为习惯)也已经回来了。
待我完完全全做好身前身后这些事儿,坐到床上,散着半干的头发,磨磨蹭蹭的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是10点了。
噢!在此之前,还会和室友唠上几句。如果正好是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比方说,青春回忆杀,你理想中的男朋友好还是我理想中的男朋友帅……)那我想,这电脑算是白开了。
因为我们会就此话题聊到深夜12点,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单身到恋爱再到结婚,且会越聊越兴奋,越说越激动。
恨不得我们都能回到十年前,鼓励爸妈在北京买个房,那么现在就是坐拥千万资产的小富之家;或者穿越到十年后看看自己到底过得咋样,如果很凄惨,那现在就要赶紧努力挣钱。
若是我们能在适当时机,就此打住,或许我还能在11点之前憋出2000字;若是一开始便索然无味,那便是两人各忙各的了。
而我常常会在看了某篇文章或是某个剧情之后深受启发,认为这是绝佳的素材,于是一阵噼里啪啦狂敲键盘,犹如大神附身,丝毫不敢懈怠。良久,我便会冷静的按下Backspace键,将与文章毫无关联的这一通废话全部删除。
所以说,写不出东西来,到底还是过于散漫。因为没有将这件事当成是必须完成的工作,所以觉得今天晚上不写,明天晚上也可以写。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古人诚不欺我,千百年来,世人都懂的道理,我们最终还是输给了一个“拖”字。
就算只是说给自己听听,还是忍不住在文末加上这句上学时候老师常常说的话:一切从今天开始,一切从现在开始,只要开始,便不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