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去,满天黄土。西北的农民背着一望无云的蓝天耕种,吆喝着自家的牲畜,汗水和盐分从身体里蒸发,后背和前胸发了白的汗渍湿了又干……
大家有没有读过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我初次读的时候刚上高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除了生我长我的西南山地,除了书中诗里的江南水乡,除了电视中先进发达的北上广深之外,同样在书中的在历史了解中的,西北高原的人民的生活。
我为那一眼望去绿色稀少的西北春色叹息,在我家乡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我想象不到春天和冬天一样,也像是被雪覆盖了一样,只在水流旁,在有人的村庄,才有绿色而不至于满目荒凉。
最近的一部电影《隐入尘烟》,让很多观众,第一次看到了西北黄土上的农民的生活。电影中的男主人公马有铁是勤劳淳朴,沉默善良的代表,父母和大哥二哥去世之后,老实的他一直为三哥家做长工,却从未得到亲人的关怀和优待。女主人公曹贵英小时落下残疾,半边身体的残疾让她常常会漏尿,被哥嫂苛待,被外人耻笑。两个家庭为了摆脱所谓的"累赘",托着煤,没有经过当事人意见,撮合了素不相识的两个人。没有三书六聘,没有亲朋道贺,没有酒席操办,贵英和有铁两个人把全部的家当收拾了,带着毛驴,一起向村子里没了人住的房子走去。
相处的日子里,贫苦中有温情的浪漫,平凡中有徐徐燃烧的希望。麦子撒了,收了,磨了面,有铁对贵英说:你放开了肚皮吃,够你吃的呢;有铁垒的土砖被大雨浇了,大风吹走了遮盖的塑料膜,有铁对忙去捡塑料膜的贵英说:不就是个塑料袋子吗,你慢着点,别冻坏了;躺在新家的炕上,贵英说没想到有了自己的家,有铁说,等秋天,麦子熟了,卖了麦子去市里找个大夫好好给你看病……
没有哪句话明说了爱,没有哪句话谈了永远,只有细水长流中的付出,却比任何的承诺都让人感动。
然而命运总是给人苦难。善良的有铁依旧被唯一在世的哥哥压榨,为了村里人,给欠了村里人债的老板不断输血。套了塑料袋的真皮座椅,一顿劝着少吃的盛宴,一件80块的大衣,是有铁接二连三输血的回报。贵英从始至终还是那个村民口中“一说就尿”的残疾女人,是奶奶让孙子别沾到的“脏东西”。珍视贵英的只有有铁,尊重她的还是只有他。有铁把麦花印在贵英手上,说,这样你就丢不了了。在贵英落水死后,他最后一次在她手上摁下麦花印。两个人的日子又成了一个人。
结婚照上裁下贵英的脸,变成黑白色,摘下搬了几次家都在墙上的喜字,把照片挂上。马友铁卖掉了磨得满满的面,给多年陪伴的驴解了缰绳,收了地里的麦子卖了,还了欠人的两袋土豆,十个鸡蛋,买种买肥的钱。干完这一切,他吃了家里的鸡下的最后一个鸡蛋,拿着贵英编的毛驴,看着手上的麦花印,躺在了炕上。
最后电影只剩下,一些耐人寻味的画面和字幕,这里我并不想去辩论,也不想去猜测。整个影片没有大悲大痛,却足够让人泪流满面。
这不是所有人的生活,却是真真正正一部分人的生活。有铁的大半人生,仿佛都在为他人做嫁衣,他从未抱怨过这些人一句,正如他所说:这根麦子折了,让它去给别的麦子当肥料去吧,啥人有啥人的命数呢。尽管默默无闻的不善言辞,但他也花了全身的力气,努力的生活。
导演说这个影片只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还有很多苦难的人的生活,尽管此片褒贬不一,但是也引起了许多共鸣。生活多是千姿百态的,更多的是平凡和普通。在滋润中忽视苦难,在苦难中逃避苦难,才是真正的精神内耗。看见苦难的意义并不在于歌颂苦难,而是歌颂苦难中还依旧存在的美好的人性。
电影《隐入尘烟》,推荐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