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犹疑,因为好像在固有的思维习惯里,生和死从来都不是可以决定的一件事,至少对普通人来说?但保罗笔下的这个姑娘——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我在列车上翻开了这本书,邻座的阿姨好奇的问了问这本书的书名,我不大好意思说我看了本决定去死的书,我决定不说,翻回封页,给她看了看书名。她有些生涩的一字一句的念到: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念完后,看了看我,不说话了。
她的反应让我乐了。那一眼里的意思大概是,好好的小姑娘怎么就看了本去死的书呢?
我也想问,好好的维罗妮卡怎么就想死了呢?
后来我发现,维罗妮卡被困住了,她像鱼缸里的金鱼,像主人养的宠物,像动物园里供观赏的动物,噢,大概准确的说,她没像人一样活着。直到她被关进了【维雷特】。
但我又发现这样说不对。因为维罗妮卡似乎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的很好,她年轻漂亮,父母康健,拥有稳定的工作,还有一技之长...生活的比很多人都好...但她决定去死。
因此,看了没多久,便觉得维罗妮卡是个很有想法的姑娘,就像歌德说的,任何一颗成熟的心,都想过去死。
有意思的维罗妮卡因为一个关于【斯洛文尼亚】在哪儿的提问,缓了缓自己的死亡思绪,写了封信解释【斯洛文尼亚】在哪儿,寄给编辑社,这封信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她的遗书。
我读的维罗妮卡是有自己的影子的,因为我是想过死的。
大概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诶,别笑,当时和小伙伴们讨论的重点在于,怎么死最为舒坦。我们以绝不上吊割腕的决心得出结论竟是和维罗妮卡一样的——安眠药自杀,不过那个时候我应该不成熟。
大概是被悲情悬疑的电视剧荼毒从而产生死的念头的结果,所以我说我是在自己身上看到过维罗妮卡的,不过我没写过遗书,逊她一筹。
现如今,此刻,我若写一封遗书,定不为留遗愿,不为告别,亦不为澄清。我大概会说些什么,我不特别清楚,但一定不为以上种种。
我知生命乐章会敲下休止符,会以无尽的循环到往生...
我知时间即是静止亦为永恒,会以上帝般的视角嘲弄过往的旅人...
我在一趟有终点的旅途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想起了维罗妮卡,
想起了席慕蓉的话:
我已亭亭,无忧,亦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