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长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也拥有更多的矛盾。或许我们很多矛盾的姿态仅仅是源于三个字:想太多。
正如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年轻人一样,一边哭喊着自己老了,一边却以宝宝自称。我想这或许是一种姿态,但是于我而言,内心清晰的感觉到,这种感觉叫做无措。
时光扑面而来,我来不及跟上脚步,甚至是来不及抓住身边的每一个人。我身边的朋友,他们有的人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情侣,甚至是陌生的情人。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在时光中的优秀而表现的忙碌起来。
他们常说,佳慈啊,你别闹了,我们这群人中最忙的明明只有你。
怎么可能呢?因为执着于大学期间不必太圆滑而远离学生会,因为对去过的几个的文学社团的失望索性就办了一家自己的文学社团。如今到了换届的时候,又转手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
一个学生会的负责人跟我说过,佳慈,两年下来,你退了我也退了,我除了这些证明外,还认识了太多的老师与学生,你呢?
我看了看他,说道,至少我没有啤酒肚。这两年下来无数的应酬让他发福了不少。
还有就是,两年下来,我认识的更多的是与我志趣相投的人,我的生活充盈的是喜怒哀乐,而不是忙碌以及忙碌破碎后残留的空虚。
我和他们追求的不一样,他们会觉得我的选择是错的。他们有自己的执着,我也有。我一直以来最怕的不是碌碌无为,而是过上一种麻木的生活,不再有心疼的感觉。
上次心疼的时候是听到《小幸运》中的那一段歌词:
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
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
人理所当然的忘记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
再上一次,是我失恋的时候。
我没有选择喝酒,也没有选择哭。而是听着单曲循环,对着一丛花看了一下午,直到我发现那花瓣其实是一片片绸子。
有些事情你只是不甘于承认,可是不合适就是不合适。比如某个角色,比如某个人,将就是一种折磨,与其那样我宁愿痛的畅快一些。
这或许是我的骨子里的一种东西,也或许不是。
我时常在想,生活究竟是什么,他们总说生活在别处,可是别处的生活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道理谁都懂。
总会有人羡慕别人家的生活,几乎每个人都会被别人羡慕。
就像年少时期的爱情,爱与别爱总是很难保持平衡。我的一个朋友在他的文中写到:千帆过后,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留在了远方。
过去的是远方,未来的也是。这也是生活的一种理解。
就像我此时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其中参杂着些许人生体验中的无措,不携带一丝感伤。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类似于这样的情绪不仅我一个人有,只不过我敢承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