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孔子在谈论一个居上位者不应该表现的态度有哪些。
第一个不应该的态度是“居上不宽”,就是领导者对待下属不宽厚、不包容。
孔子在前面提出“君使臣以礼”,意味着上级对下级只需要有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即可,当下属有些事做不到时,上级要能够包容,不可求全责备。
第二个不应该的态度是“为礼不敬”,如果一个人为礼不敬,不知礼之本,就没法发自内心地去表达尊敬。如果老百姓完全不知礼,自然就不会为礼。但如果一个人很虚伪,表面遵守礼仪,但内心又不敬,那意味着什么呢?他是为了利益。为了利益而“为礼”,不可能有澄静的心。
孔子说“吾何以观之”,意思是“简直不能直视那种为礼不敬的人”。
第三个不应该的态度是“临丧不哀”,参加葬礼的时候连一点哀痛之情都没有。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本来总爱哼哼歌,高高兴兴的,但如果他今天参加了葬礼,痛哭了一次,他这一整天都不会唱歌了。因为临丧时得表达悲痛,要慎终追远。在葬礼上,哀痛是要发自内心的。
有的人为了应酬去参加别人的葬礼,给人家送一个花圈,只是为了社交和完成仪式,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对方的伤痛。这就是缺乏共情,看到别人难过,自己感受不到。
为什么一个人临丧的时候要庄重、要哀伤?因为共情是人类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人类本身就有共通的痛苦和共通的难过。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句放在一起,全面地阐释了什么叫作不仁。不仁就是心中只有自己和利益,没有仁爱之心,没有共情的能力。这样的人对于礼是不能理解的,他感觉不到礼的意义所在,在他眼里,那只是一个规定,按部就班去执行就够了。
归根结底,礼的背后是仁。我们要培养一颗柔软的、对他人和这个世界有感知的心,而不是用一颗僵硬的、形式化的和官僚化的心,随波逐流地生活。
感恩
感恩爱人今天陪我一起领着孩子们回娘家给我老爸过生日,还包了红包给我爸,我说孩子们已经很用心地给准备礼物了,他还坚持让给包了!谢谢他的心意!他还一直等我洗完碗我们才一起回的家!
感恩妈妈理解我,爸爸过生日,唱完生日歌后,大家让爸爸许愿,爸爸说老了没有愿望了,我开玩笑地说,许愿说要自由,大家都笑了!女儿神补刀说,外爷不许这个愿望,知道许了也实现不了!大家都笑得更欢了!事后,妈妈发微信问我,你爸不自由给你说来了,我赶快解释说,我开玩笑的,抖音上经常看着了,说什么男人想要自由,女人想要陪伴,男人喜欢的两个字自由等等,妈妈回复我,知道了!
感恩弟弟妹妹忙了一早上准备的丰富的午餐,弟妹又给老爸买了好吃的蛋糕,上面还有法拉利小汽车,写着,老顽童生日快乐!感谢老爸老妈给我们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