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部分读书笔记摘录自《见证生命、见证爱》,路桂军著。
「解读善终」
善终是患者预先知道死亡时间,身体没有疼痛,心中了无挂碍。
佛家在《十二品生死经》里谈到善终的三个层次:小善终、中善终、大善终。
小善终是没有遭遇横祸,身体没有病痛,无病而终;
中善终在小善终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心理层面的感受,没有怨气和内疚,安然离去;
大善终多与信仰有关,而且预先知道了临终时间,心中了无挂碍,升天那一刻,鼓乐齐鸣,驾鹤西游。
「生前预嘱」
患者本人的声音被压下去,他的身体感受和心理痛苦没几个人能读懂,到最后只是患者和整个家庭都在苦苦消耗着彼此。患者希望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能好受一点,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能了却几桩心愿;而家属则希望他们能再活得久一点。这是每一个中国家庭面临的难题。一般人在谈论生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一旦我面临这样的情况,到底最终应该由谁来为我做决策?或者我已经决定了我要怎样做,他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好了。关于生前预嘱,如果没有处理妥当,后续一定会带来很多矛盾,无法调和。作为一名从事生命教育的医生,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因素,我依然建议和鼓励患者在弥留之际或是更早、在心智还健全的时候写下这处理样一份生前预嘱,这是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共同梳理自己、理清痛苦的一个好时机。也给正在经历这件事的家庭一个思考的机会。
「处理好天、人、物、我的关系」
人在决定自己生死的时候,应该在天、人、物、我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我们说这是人类认知的四个方面,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于这四个方面的认知是不同的。这个排序基本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统领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天”代表着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代表着作为人类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如何通过天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物”就是除了人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当中,每一个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物性,要掌握不同的物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最后是“我”,是对自我的认知。“我”就是所有人中的一个个体,所有个体构成了人的整体,“我”在天、人、物的平衡中生存着。人并不是独立生活在这世界上某一个地方,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就是在很多平衡的关系中存在着,从而能渐渐认识周围也能看清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如此方能寻求永恒的生命价值,并在不断超越和整合中得到平安的感受。
「终极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何时会死去?」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经常与其他医生做这样的互动:“你有没有想过哪天会死?多大岁数死?80岁,90岁,100岁,200岁,或者1000岁?”
读者朋友们,你们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们来为生命标注三个点:起点、终点以及现在。从这三个点出发,问问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有几件事干得特别漂亮。所谓漂亮的事情就是做梦都会偷着乐的那种,比如说考了个好学校,找了份好工作,生了个好孩子,出了本好书等等。
再想一下未来。比如说我假定自己100岁去世,那离现在还有50年的时间,我再做几件特别出色的事情,到百年我可以非常安详地闭上双眼,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白来。
我在这里和读者也大胆地互动一下:大家把自己想做的事逐条排列做一个表。待表填好之后,你突然得知自己得了肺癌,所有的治疗都没有用了,而你只剩下半年的时间。那么,你设想过的很多愿望还能填进去吗?如果这些愿望无法实现,你如何规划剩下的半年时间?有些人想到这里会默默流泪,表示第二天就辞职回家,好好陪陪父母,陪陪孩子,再看看周围的世界。
我刚才提到的突然得知患癌的“你”,其实就是我遇到过的大多数患者。他们和你一样,从来没想过哪天会离去。
在考虑过这个问题之后,大家是否需要重新对人生的规划进行排序呢?但是现实世界不是假设,它很残酷。更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机会重新调整,而是每天都在接受放疗、化疗、生物靶向等治疗,被恶心、呕吐、便秘、发烧、头晕、腹胀和疲乏无力折磨得痛不欲生。
「死亡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的教育」
人们通过爱,超越了死亡。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在儒家的生命哲学中,有“三不朽”的说法:立德、立功、立言。这六个字其实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是叔孙豹说的一句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下追求不朽的脚步,这三不朽就是叔孙豹和晋国的范宜子关于什么是“死而不朽”展开的一段讨论。立德,即要树立道德,要有很好的品行;立功,即要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就;立言,即要把真知灼见著书立说,流传于世。这是中国人对永恒的一种追求,在古时,表现为这样的一种态度。而如今,它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心里。
但是,这毕竟是一种对不朽的美好追求,是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向往,在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时代,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普通人做到这六个字呢?更别说名垂青史了。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超越生死?
唯爱可以超越
人对死亡都有先天的恐惧,恐惧会让我们远离,不愿意与产生任何关系。但是爱能够将我们无限拉近。爱是恐惧的反义词。
曾经有一项与死亡问题相关的问卷调查,调研了很多人,其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按传统文化人士为安来说,你在入土为安的那一刻,最希望躺在谁的身边?80%的答案都是相同的,受访者更希望躺在养有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身边。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限的,是包容的。还有一些受访者希望躺在子女或者爱人身边,有种生不离、死不弃的感觉。这里面体现的就是爱与被爱。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真正表达的含义并不是说经历了灾难性事件后,就能够非富即贵,而是侥幸活下来之后,我们更懂得如何爱别人,爱自己,学会表达内心深处的爱,让每天都活得非常有意义。
死亡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发现爱,表达爱,把爱说出来。尤其是对即将离世的患者来说,爱显得弥足珍贵,因为留给他们发现爱、表达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身处人生的绝境,他们其实也有办法让爱超越死亡。
我经常对临终的患者说:“这件事对你来说确实非常不幸,别人的爱也许细水长流,是有长度的,你的爱缺少长度,但是你可以给它宽度。”当一个人的爱在长度上无法延伸了,却可以在宽度上进行弥补。
当一个母亲,突然面临儿子的即将离世,她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儿子高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结婚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伴得。幻想着将来抱上孙子。她的这些愿望都与爱的长度有关。但是,一夜之间,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不可能实现了。那么这个母亲能做的,就是增加爱的宽度,让孩子过得更舒适一些,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当下。
在我治疗过的病人中,有些人的人生阅历比我丰富,知识储备比我深厚,他们的一些做法也让我获益良多。
我曾诊治过一个病人,生病的时候是五十多岁,她有很多事情放不下。我问她:“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希望能够活多长时间?”
她说:“我希望能够再活十年。等到十年以后,我孙女高考了,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再选择一个好专业,她个人的事情也稳定了,我就可以放心了。”
但是,她没有办法等十年了。我告诉她,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展,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这位老知识分子就开始给孙女写信录视频,告诉孙女在小学毕业、中考前、高考前、选专业前应该做些什么。她把所有的爱都留在了当下。
归根结底,死亡教育就是让你珍惜身边的人,爱自己所爱。
「真正的修行是修什么?是修内心的平静与平安。」
在倾听患者生命历程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心理层面的平静与平安。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有信仰的大德,他在一座寺院出家。我觉得他的理念是正向的。他告诉我:“路大夫,你看我在这里出家三十年,每天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凡是来这里求地位、求富贵、求长生、求好姻缘、求子嗣的,都是因为执迷不悟而偏听偏信,就是迷信。真正的修行是修什么?是修内心的平静与平安。”
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当你进入寺庙的时候,记得看看菩萨。观音慈眉善目,沉肩坠肘,体态非常安详。那时你也会被感染,会从内心获得一种依靠和安全感。作为医生,也应该如菩萨一般,慈眉善目,给人无限慈悲感,这样你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就能无限拉近。当然不仅是形象上的趋同,心理上也要趋同。当医生拥有了平静与平安,在面对一个个病人的感受、彻悟与算计的时候,你也就知道该如何引导了。我觉得,佛是通过形象来安抚前来祭拜的香客,而我,则是踏踏实实地做具体的事情让一些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