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出现经济衰退吗?有些朋友让预言一下,这个确实预言不了,而且大家也不要轻易的相信什么预言。在民国时期有个叫做韦千里的易学家,算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师,结果晚年却预测股票最终赔了个一干二净。我们常说循环,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恒定的周期,所以我相信绝大多数疑问都能够从漫长的历史中找出一个还算合理的答案。
大家好,我是發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历史上的大萧条!近段时间来有很多专业的学者都谈关于2023年经济衰退的话题,比如说美国的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还有音乐测到了次贷危机而被称为末日博士鲁比尼,另外还有前任世界首富马斯克。尤其是在近几天,很多粉丝也投稿了一些自己对于2023年的预言,大多都是持悲观的态度。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我本人并不是经济学专业,所以本期内容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今天我们主要聊历史,不聊经济,如有错误也感谢大家指正。
我们之前讲《易经》的时候说到过,这本书最大的优点不是什么预言能力,而是其总结的更迭规律。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恒定的规律,包括经济衰退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
比如基钦周期被称为小周期,大概每三到四年就会循环一次,朱格拉周期也被称为中周期,大概每十年左右会循环一次,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被称为长周期,大概每50到60年会循环一次。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经历过相关事件,但小周期的循环真的和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可以贬值的资产。不过既然它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那我们也自然可以通过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衰退的年份,与这一年作对比,以此来查看双方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美国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它的崛起有很多因素,不过可以大体归类为工业革命、战争赔付以及军火生意三个方面。早在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了英、法、德等工业强国的总和,占到了全世界的1/3还多。这就主要依赖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一站开始后,又因为期间的军火生意和作为战胜国的战争赔付,摇身变成了头号强国,于是在战后,美国就将大量的资金全部注入到了实体领域,工业空前的繁荣,像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都是产生于战前,崛起在战后,而克莱斯勒的产生和崛起则都是在战后。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才能翻倍,资产翻倍很快就催生出了一大批富豪,但空前的繁荣自然也会催生一个空前的隐患,这算是历史的规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不均的具体表现就是尽管社会非常繁荣,生活愈加丰富,但工资却没有多少,于是也就出现了消费不足的问题。这是个严重的隐患,一旦消费失衡,大量商品无人问津,供需关系就会变得失衡。于是有一部分银行家就推出了分期业务,让人们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来促进消费。这种消费贷不仅出现在房产,还包括汽车、家电甚至是生活用品。不过,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是房产,比如说佛罗里达州的房产泡沫。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就是旅游业会变得极其发达,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投机客发现这一点后就迅速涌入了。作为度假胜地的佛罗里达州开始大批买地建造房产,有了投机客的进场,随之而来的就是炒房客和各类中介机构。于是在他们的推动和当地管理者的扶持下,福州的房价开始暴涨,几年的时间就翻了十几倍。人们想要购买房产就需要首付和长时间的分期贷款,这也就意味着房产本身就具备高杠杆的风险,只有房产涨幅超过杠杆成本时,它才能算是资产,一旦停止涨幅,就会立马变成负债。而所有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都包括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以贪婪为主。下半场则是恐惧。在美国经济学家哈特和罗格夫的《这次不一样》中指出,佛洲泡沫经济的分界线就发生在1926年。这一年一场飓风席卷了佛罗里达,最终导致13000栋房屋损毁,超过400人身亡。在这些房产中就包括大量炒房客的资产,他们意识到这种不可抗力之后,就开始大量的抛售房产,这个就是恐惧的前兆。当恐惧主导市场后,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结果就是越跌就越没人买,越没人买就会越跌。所以迈阿密的房产交易量从原先的10.7亿美元直接下跌。到了1.4亿美元,无数炒房客沦为乞丐,大量投机者遭到反噬。此后,泡沫经济所引发的危机又迅速传递到了实体领域。在银行受到影响后,总统胡佛为了挽救经济,就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让进口商品的税率从原先的40%升至48%。本来是想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来帮助受困的农民,结果导致其他各国也开始报复性的增加关税。最终美国的商品开始滞销,大量工厂关闭,无数工人失业。于是更大的压力又重新给到了银行,到了1929年10月21日,华尔街大空头之一的利弗莫尔察觉到了这场危机的出现,他决定要做空美国股市。三天后,股市暴跌超18%天后又再次暴跌了20%。利弗莫尔九天赚了9300万美元,这个时候大多数人才真正感觉到了恐慌。此后仅仅一年的时间,美国银行就倒闭了300多家,就像是连锁反应一样,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在这个时期,富人的生活其实不受影响,穷人本来就苦,也没有什么影响,真正难受的是无数中产,他们的资产不足以维持原先的生活,只能依靠救济渡日。
另外,除了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之外,上个世纪日本的地产泡沫也是经济衰退的一个典型案例。二战结束后,因为日本是战败国,所以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没有粮食,没有工业,大量行政机构都陷入了瘫痪,只能交由美国托管,几乎就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状态。到了1947年冷战开始后,美国为了不丧失亚洲的话语权,就选择了日本作为盟友。既然是盟友,自然需要提供一些便利让日本的经济恢复。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在亚洲驻扎军队,首先考虑的自然就是日本。据统计,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兵力大概有115.3万人,想要维持着100多万人的吃喝用度就需要一笔极其庞大的资金,于是日本就借此赚得盆满钵满。经济恢复后,日本又照搬了美国的发展模式,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实体领域,购买顶尖设备,全力发展工业,几年的时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1960年,日本实行国民所得倍增计划,开始提高工业比重,加快城市化建设。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象征着日本经济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人口迅速增长,又大量的涌入城市,经济也是空前的繁荣。在这个时期,日本连续六年的GDP增长率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并赶超英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到了1973年,中东和欧美闹翻,掀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的暴涨对工业大国来说会经济受创,更不用说日本这种资源紧缺的小岛国家,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的经济陷入停滞,只能被动地进行产业转型。如何转型呢?简单来说就是提高技术,本来用一桶油来制造汽车,现在用一桶油来制造飞机,投入没有变化,但产出却有了不可替代性。直到今天,日本的工业之所以如此发达也是这次转型的结果,在产业转型前后,虽然经历了一段低谷,但很快又站了起来。不过,高精度的工业发展,很快就与美国产生了冲突,同样的产品,日本的反而物美价廉,所以在当时的美国大街上到处都是日本产的汽车。于是在1975年,日美贸易差额逐渐扩大,最终引发了一场贸易战。为了应对这场无声的战争,美国决定出卖这个小弟。1985年9月,美国联合德、英、日、法等国共同签订了广场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上抛售美元来贬低美元的价值,以此来促进出口,本来要100美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50美元就可以。对日本来说,美元贬值也就意味着相同的日元能够换到更多的美元,能够换到更多的石油,尤其在1979年又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所以算起来不仅不亏,还有一点小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日元升值、出口困难的问题。那怎么办呢?卖不出去就只能内销。为了促进内销,日本决定降息和增加货币,这两项政策一出,存在银行里的钱就会贬值,老百姓仔细一算,存下去说不定就变成白纸,还不如早点拿出来花掉,尤其到了后期,越降越离谱,一个正经人不像银行借点钱都等于是丢了钱,于是每个人都开始贷款,每个人都成了土豪。有了钱之后会干什么呢?正经人谁创业呢?无非就是房产和股票。美元贬值,日元升值,这个时候不投资更待何时呢?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必然会造成日元贬值,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但面对这种巨大且不构成犯罪的利益,谁都以为自己能够及时退场,这就是人性。于是股价和房价就双双涨到了一个魔幻的程度。1990年日经指数涨至38957,相比1974年涨了近11倍,东京的平均房价达到了7.29万元,最好的地段要每平米75万美元,买奢侈品就像是买菜。就是在1989年的世界富豪排行中,前十名有五个都是日本的房地产老板,但这也意味着上半场达到了极点,紧接着就是下半场。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制造业再也无力负担高昂的房租和人工成本,大量工厂倒闭,物资开始紧缺。面对这样的状况,日本央行行长三重野康决定主动戳破泡沫,简单来说就是加息,提高利息,人们就会将钱存入。于是,股市和楼市就开始双双暴跌,市场变得恐惧后,自然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没有及时退场的人只能宣布破产,大量的个人破产、贷款破产,也就意味着银行破产。这次经济倒退被日本称为消失的30年,甚至一直影响到了2022年。
通过翻阅以上两次大萧条的资料,大家可能觉得有些熟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其实大环境出现了变化!泡沫经济的主要标志是高杠杆。在疫情的影响下,在美国加息的操作下,大多数国家为了应对冲击,都采取了加杠杆的手段。高杠杆确实能让经济复苏,但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化解杠杆。一般来说,就是等危机过去后再用收益来抵消杠杆,但问题就在这里,抵消不了就只能换来更高的负债率。
著名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曾将债务风险化解了三类。如果收入无法偿还利息,债务人只能靠不断地扩大负债来满足本息的偿还要求,这样也就出现了“明斯基时刻”,也就是经济衰退的信号。不过,虽然美国负债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四,但也未必会迎来明斯基时刻,因为日本高达百分之二百五十七,显然才刚有了日本的一半,还没有达到上限。另外,美国还有货币霸权,能够让其他国家替他来化解这种危机。所以比起美国出现危机,大概率是美国引发,然后由其他被波及的国家来承担危机,比如说日本,比如说英国,通过这些年来的操作也不难看出在美国眼中,最希望突破的就是中国,但在全世界看来,最先顶不住的应该是日本。结果就是我们早在疫情开始前就已经做了相关方面的预估和相当充分的准备,而日本虽然低欲望,但还是没有崩溃,反而最先崩溃的是英国。在2022年10月16日,高盛将英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百分之负0.4下调至百分之负1,显然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英国要比欧盟更先倒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可能真的摇摇欲坠。
如果周期存在,那美国的无限印钞。必然引发下一个周期循环,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崩溃,问题就是崩溃的规模和如何应对崩溃,如何能率先站起身来,这是个重要问题。关于金融的问题我不太懂,但是通过对疫情的管控可以发现,我国有着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动员能力,我想这也是一大优势。空前的繁荣就意味着大规模衰退,但大规模衰退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机遇。面对较大规模的洗牌,能够率先走出困境,说不定还是一个更大的机会。总的来说,是否出现这个无法预言,但长远的来看,洗牌也未必是个坏事。
其实大家也不必焦虑,如果尝试在搜索引擎上检索2022年经济衰退、2021年经济衰退、2020年经济衰退,就会发现在每一年都会产生相关的猜测,包括在疫情之前,从2019年一直到2008年,每一年都会有人放出有关经济衰退的预言。当然,这些猜测也不全都是危言耸听,每一年确实有每一年不同的困难,但也有每一年不同的机遇,巨大的挑战背后伴随着的就是更大的机遇。就算是真正出现大规模萧条,作为一个普通人,真的很难提前察觉,也无力做出什么预防,生活或许会变得困难,但本来也没有那么轻松。
那么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是發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