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一百一十八天,上课第九十六天。
最近都被新交规整得焦头烂额,又是给电瓶车上牌,又要戴头盔,又要考驾照。当然了上牌的事交给小李她爸,头盔也好办,驾照比较头疼。说来也好笑,关于小汽车我是属于持证不敢上路之人,关于电瓶车我属于无证但技术很好之人。这世界我总是不知不觉的被落下,后知后觉的追赶,也不知道下一阵刮的又是什么风。政府强制推行这些措施,一切基于安全起见,理应积极配合呀。
她爸跑了几趟车管所,终于将车牌搞定。小李原以为同一系统,办事可能会方便些,所以不明白她爸咋跑了好几趟。孩子的世界就是单纯,她爸说本系统也不行,按规定排队一个一个来,若是都来插队,那还不乱套了。小李说也是哈,做人就得规规矩矩。我承认她这话说的非常正确,但我没法承认自己是个绝对的君子,起码在世俗的生活里,偶尔也要入乡随俗嘛,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人之常情。
中午小李回来,饭菜以做好,就等她边吃边聊。她笑着说:“妈妈,我跟你讲个好玩的事啊。那个××说物理老师叫他干活的时候,一脸的温和,就像跟儿子说话一样,一旦考试考不好,又会将他训的跟孙子一样。”这个在女生眼中如男神一般的物理老师,对小李班上的孩子们都比较随和,而在自己任班主任的所在班级的学生面前,则是严肃的狠,用小李她们的话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女生性格方面,不如男生坚强,抗压能力总体来说略差于男生,因此同样的错误,女生总是会被老师网开一面。因此在这一方面,女生占了先天的优势,所以说男女平等在某些时刻是相对的。小李说周六的物理卷子,难度总体适中,但就是考不起来,班上及格的人都不多,她也是刚过河。也许高中仅仅靠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悟性,如果本身悟性不够,再不勤奋那就更完蛋。小李常常说,很多人不写作业照样考的比她好,也有很多人明明特别努力,成绩就是上不来。我只能宽慰她不要着急,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力气,机遇总是会戴着危机的面具出现,静静的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她说那个××天天写作业写到一两点,白天总是昏昏沉。她爸说不希望小李学那位同学,这样太得不偿失了,白天昏昏沉,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又没听见,下了课又要拼命补,长期下去成绩上不来是小,身体拖垮了那才是大事。她爸说在学与不学之间,肯定要学;在身体与学习之间,那肯定是身体比学习更重要。他要小李学会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两头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小李悻悻的说:“说的容易,我没有聪明的脑袋,又要我睡眠充足,又要我成绩稳中有升,得了的难啊。”面对她给自己施加的压力,面对高中激烈残酷的竞争,我有时在想,如果可以,高中可不可以普及,列入义务教育?大学可不可以宽进严出?孩子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累?即使我做到了对起起伏伏的成绩保持平常心,小李能做到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她能做到,这不是佛系态度,而是希望她不断学习各种抗压能力,小心脏慢慢变得强大,大到将来无论何种处境都可泰然处之。就像我喜欢的那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样淡然。
她爸说小李觉得他中午做的菜好吃,要求保温桶带饭去学校。我问她爸都带了啥菜,她爸说红烧猪蹄,青菜炖豆腐,芹菜炒肉丝。我说只有猪蹄适合带饭,其余两个绿色菜闷久了,则色香味俱失,不信我俩打赌。果然晚上小李到家,问她带饭去吃味道如何?她说再也不想带了,妈妈没时间就吃食堂好了。食堂阿姨人挺好的,小李说她每次喊阿姨请多给点菜,阿姨都会多给她一些,这样就不至于不够吃,而多打一份显然又吃不掉。我和她爸一向主张,在食堂想吃什么菜打什么菜,前提是绝对不能浪费,小李也是时刻谨记着这些话。即便出门在外,偶尔饭菜吃不完时,打包的活经常都是她干,就连吃火锅的烫菜她都会打包回家下餐吃。有时我问她,打包会不会觉得难为情?她笑着耸耸肩,两手往外一摊,不可思议的问到:“这有什么不好意意思的呢?我们自己一家人吃,又没有外人有什么关系喽。”她爸会竖起大拇指,连声笑着赞扬“好,好,就应该这样。不够吃可以再点,绝对不能浪费。”
常常有人问我每天写,哪有许多话题啊?其实不用刻意去找话题,因为生活每天都不可能一模一样的重复。
(2021.12.27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