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是改变能够改变的事;
胸怀,是接纳不能改变的事。
如何分辨什么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什么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并把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做好。有时候,找出那些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不仅需要我们的常识,还需要我们突破一些固有认知的束缚,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行为。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个看待行为的新视角:目的论的视角。
让我来举一个例子:有个男生,我们叫他小王吧。大学毕业以后,小王也试着去找工作了,可是清闲又钱多的工作不好找,忙碌的工作又不满意,所以现在他在家休养。他很想很快振作起来,去找一份正常的工作,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可是,他只要一离开家,他就会心慌、冒汗,所以他没法出门。不仅如此,只要一跟人交往,他也会表现出同样的症状。他去医院诊断,医院让他做了一些量表以后,说他得了「焦虑症」。现在,小王经常为他的焦虑症痛苦,觉得焦虑主宰和控制了他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个焦虑,他现在一定已经出门去找工作了。那么你觉得,小王的焦虑是他所能控制的吗?
我们说,小王的焦虑并不一定是他能控制的。这并不是说他在装病。焦虑所导致的生理反应都是很客观的。但是小王怎么面对这个焦虑,却是他能控制的。现在这个焦虑能维持,是因为「焦虑」对他「有用」。当然我说的有用并非是说它能帮助小王变得更加成功或者更加幸福,而是说他的焦虑帮他实现了某种目的,对于这个目的,他是有用的。
按照传统的思维,像焦虑妨碍了小王去拥有正常的生活。至少焦虑让他没法出门找工作了。可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另一种有趣的解释。按照他的说法,并不是因为这个男生焦虑,所以没法出门找工作。想法,是因为他不想接受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所以才选择了焦虑。焦虑是为他的目的:「不想出门」、「不想接受生活的挑战」服务的。
责任和控制总是相对的。当我们说「都是焦虑的错,如果不是因为焦虑,我早就出门找工作了」的时候,我们在把「焦虑」当作了生活的背锅侠的,同时也把对生活的控制权和主动性交给了「焦虑」。我们假设我们的生活是受「焦虑」控制的,我们是焦虑的受害者。除非先把焦虑除掉,否则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当我们说,我们因为不想出门,所以选择「焦虑」的时候,「不想」是我们的意愿,而「焦虑」是我们的选择。承认是我们自己不想出门虽然让人痛苦,但是把生活的主动权和控制感从「焦虑」手里夺了回来。是否出门找工作成了你能控制的事情,当然副作用是,再没有焦虑来帮你背锅。
如果你也有焦虑,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否定焦虑的存在,更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为了让你内疚。而是想说,虽然焦虑是客观的、有焦虑反应的情况下出门不容易也是客观的,但你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所以,你会选择相信什么呢?选择相信是焦虑让你无法行动,还是相信你不想行动,所以「焦虑」呢?
因为焦虑,所以没法出门找工作。这个说法在心理学上叫「因果论」,它强调所有的行为背后原因,这些原因通常都是过去发生的。典型的因果论的论调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有问题,所以我才会有问题。比如我的父母非常严厉,所以我才会脾气暴躁。我的父母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我才会这么焦虑。因果论通常会导向过去决定论,而过去恰恰是我们没法控制的。而阿德勒的这种说法,叫「目的论」,它强调行为背后的目的。这些目的是我们想要实现的,为了达成这些目的,我们才有了种种行为。比如在例子中,小王为了回避工作和生活的挑战,为自己制造了焦虑。
从目的论的视角,一系列心理问题并不是问题,相反,它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所想出来的解决方案。从目的论的角度,大部分行为能够被维持,是因为它有用处,否则它就会被消退。理解这个用处,对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会被维持至关重要。
比如抑郁的用处是是通过缩小活动空间,保护你免于再次受伤,而焦虑的用处是通过情绪唤醒来提醒你有危险接近。而自卑呢?首先,它可以通过一系列退缩行为,避免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受伤。自卑的痛苦主要来自「跟人比」和「不如人」。当一个人自卑时,他常常在行为上避免跟他人产生直接竞争,从而避免了「不如人」的痛苦。当一个人说「我很自卑」、「我很差」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回避竞争,避免失败和与他人比较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也可以获得关注和安慰。毕竟,当我们跟朋友说「我很差」、「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我们期待的回应可不是「你确实很差」,「你说得对,我也觉得你挺糟糕的」,也不是「很差你就要好好努力啊」,而是「我觉得你挺好的啊」,「你看你还有很多这那这那的优点呢!」
一个行为的好处,可以分为初级收益和次级收益。初级收益是现实的、符合社会价值的收益。那个毕业了不想出门、不去找工作的男生,从初级收益上,是有损失的。但一个行为还有次级收益,它是行为所带来的在人际关系上的用处。当这个男生因为焦虑出不了门的时候,他可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安慰和鼓励。而有时候,为了获得这种次级收益,我们就会让自己维持在一种糟糕的状态。
阿德勒在研究问题行为后,对次级收益做了一些总结。当然他说的是问题儿童,可实际上这同样适用于成人。他说故意捣蛋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常常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首先是称赞的需要。孩子会为了获得大人的称赞,而努力表现。获得称赞本质上也是为了获得在人群中的优越感。如果他努力了,但是没有办法获得你的认同,那他就会转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特征是要通过「与众不同」来引起关注。当然办坏事也是其中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当孩子试图与众不同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时,他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权力斗争阶段。他开始不服任何人,通过反抗大人的权威来强调自身的力量。第四阶段,它开始复仇了。向那些不关注自己,不认可自己的人复仇,他会故意搞破坏,让他们害怕他、憎恨他,从而显示自己的存在。最后一个阶段,是证明自己的无能。就是告诉别人,我很无能,我一无是处,你们也别给我期待了,对不起,我放弃了。通过证明自己无能,他回避了自己的人生发展课题,同时也作为受害者,谴责了那些不肯关注自己和认可自己的人。
所以,当我们受到某些问题行为的困扰时,我们可以思考下,这些问题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好处?这些好处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怎么样的需要?如果没有这些问题行为,我们还能用哪些方式来满足这些需要?通过这样的提问,也许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背后,也有你能控制的部分在。
用目的论的思维来看待我们自己的问题行为,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内容转自陈海贤
一理生涯的市场定位是打造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是一条充满机遇又险象环生的道路,一理生涯针对职业生涯的定位格局、文化素养、健康身心、领导艺术、人际互动、演讲沟通、人脉建设等诸多领域,实现职业经理人顶级职业化养的提升。
一理生涯有着程社明博士“30多年研发、20多年市场实践、5000家企业合作,50多万学员受益”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体系,每年针对会员进行12次线下互动训练课程,针对六大生涯规划(健康生涯、学习生涯、职业生涯、兴趣爱好生涯、性格生涯、情感生涯)实现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的完胜之道。全年29800课程,会员500元全年,享受全年12次培训。
报名加入我的微信,电话139144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