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评论 beta(一)

一、序

1.有时候,有些事情,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

即逆向思维。其不仅可以描述事物,也可以探索可能的问题,解决方向和方案。

2.本书的观点: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心智是什么?思考能力又是什么?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事情?什么又是正确的方式?
其他:互联网产品的经理的口头禅:“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可以看出在 PM 的世界观里其实是没有正确的方式一说,或者正确的方式不是最重要的。

3.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重要。而成长则是一条路——积累。

不要把提高学习成绩,工作业绩作为人生的目标。不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的看法和最终行动都会很局限,不灵活,不能适应变化。

4.只有脆弱的人才需要不断的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哪个时代,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

不管一个看上去多么坚强的人,也是需要安慰的。但不断的需要外力的安慰,则是脆弱的体现。

5.人的理性建立建立在接收现实的基础之上。接受了现实,才有可能运用心智做出理性判断;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

上帝啊
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

看清现实需要需要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而拥有勇气和从容,则需要视野,阅历,情商。而这些知识,逻辑分析,视野,阅历,情商等组成了心智。说一个人心智程度高的人,可以约等于那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6.现实就是这样的,有用的有时候很简单,简单到其他人已经不由自主的忽视了。
从另⼀个⽅⾯讲,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原本只不过属于常识,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真正普及、理解,实在可惜。

我们经常会说,大道理谁都懂,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执行。但是其实第一句,就错了。我认为道理不是谁都懂,或者不是真正懂了。大部分人只是以为,或者感觉自己懂了,或者被舆论和“有目的”性的灌输了一些道理。他们并没有分清楚哪些是道理,哪些不是道理。就不谈理解道理和采取对应的行动了。

由于真道理和假道理的概念容易混淆。我赞同作者把真道理,换成了另一个词:“常识”

7.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多是职场新兵,很多在校学⽣对本书内容并⽆兴趣。我只能猜测这是⼤
多数在校学⽣经历不⾜、吃亏不够造成的,也许只有吃过⼤亏,才会有洗⼼⾰⾯的动⼒。

这本书所讲述的⼀些道理是需要⼀定的经验和挫折才能真正理解的。对尚未做过什么实事,尚未遇到什么挫折的⼈来说,这些道理看起来是那么简单、那么明显,乃⾄于和废话差不”。

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的社会经历比较少。在学校这个环境中,虽有也要面对很多问题,但复杂度依然无法和真正走进社会后的问题相比。或者说,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遇到任何问题,只要躲进“好好看书和考试”这个保险箱里,似乎就可以“挡过去”。

8.要管理的不是时间,⽽是⾃⼰。⼈们⽣活在同⼀个世界,却各⾃⽣活在⾃⼰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就意味着属于⾃⼰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的⼼智,让⾃⼰能够⽤最可能准确的⽅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动,那么⾃⼰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整个⽣活都必然因此焕然⼀新。

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活在不同的版本.你要改变的是自己的版本。自己的版本改版了,时间属性就会相应的发生改变。正如甘地所言:“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欲变其世,先变其人。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是改变自己?这个问题关系到世界观。或者说你怎么看的你自己,世界,时间,它们是一种什么样“具体”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型。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问题,原因,解决方向,解决方案,这个模型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态度,观察,感受,分析,判断和行动。

总而言之:关于成长的关键就是改变,如果改变听上去有点抽象,那就换成“开启心智,不断积累”。
开启心智,用准确的方式发现,观察,感受,思考,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有不同的质量。不断积累,不断的学习,不要因为不感兴趣而拒绝学习。

9.过去我读过的许多时间管理书籍⾥的⽅法肯定是(⾄少应该是)有⽤的,就好像是巧匠⼿中的⼯具,不可能没⽤。武侠⼩说⾥的那些江湖⾼⼿,⼿拿⼀根树枝也⼀样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对⼀个⼿⽆缚鸡之⼒的⼈来说,给他⼲将也罢,莫邪也罢,⼜有什么⽤处呢?

使用时间管理的方法,可以类比于匠人手中的工具。即使是一个小白用上这个工具,也能有所作用,但是无法,和一个有专业知识经验的匠人对工具的使用,相提并论。

心智和积累,类似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心法,是许多年的修炼和领悟而来。当一个人拥有内功心法配合上武功招式或者强大的武器,必成为一代高手。若只是有招式和武器,则不过是花拳绣腿,欺负一下普通人还行,遇上真正的高手则不堪一击。

10.想当年,先后进⼊⽹络会议系统领域的公司有⼏百家,可想⽽知有多少绝顶聪明的⼈投⾝于该创意。然⽽,⼈⽣就好像是⻢拉松⻓跑,最后的胜者是那个最能坚持的⼈。17年间,⽆数的公司进进出出,⽆数的⼈来来往往,现在回头⼀看,掉队的竟然都是聪明⼈,留下我⼀个当初⼟⾥⼟⽓、傻头傻脑的⼈跑到最后。

世俗成功者中,必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必然有一定的聪明做基础,而聪明则不一定有智慧。只是大家在潜意识中认为,聪明之人有更大的可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11.我教过很多学⽣。他们中的绝⼤多数都⼀样,压⼒刻在额头,匆忙写在脸上。他们⾝上充满了⽭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

他们很勤奋,每到周末都要起个⼤早,在上午⼋点半之前挤公共汽⻋赶来上课,中午要吃既不价廉⼜不味美的盒饭,下午要在⼀个充满各种味道的教室⾥继续上课。他们也许会玩电⼦游戏,但显然⽐那些只玩电⼦游戏的⼈更勤奋;他们也许会喝酒
打牌,但显然⽐那些只喝酒打牌的⼈更努⼒。

那天下课之后,⼀个男孩捧着我写的那本⾮常畅销的《TOEFL iBT ⾼分作⽂》让我给他签名。我签了。然后他说:⽼师,我可不可以问你⼀个问题?我笑着说:“你现在可以直接问第⼆个了。”他说:“⽼师,你说,如果我把你这本书⾥的作⽂全都背下来,在考场上默写⼀篇,会不会被判雷同呢?”当时我⼀下⼦失去了耐⼼,尽管没有发⽕,但语⽓⾥肯定有⼀些东西:“那你说呢?!”那个男孩脸红了⼀下,迅速⾛了。

我快被他弄疯了。难道我的课讲得这么没有效果吗?我上课时那么卖⼒地对他们讲道理:“作⽂,当然要⾃⼰写;就算有范⽂,也是⽤来参考的。”⽽且我很确定,我在《TOEFL iBT ⾼分作⽂》的前⾔⾥花费了很多笔墨去讲解如何参考范⽂⽽不是照
抄范⽂。抄袭别⼈的⽂章当然会被判为雷同——这还⽤问吗?!结果怎么会是这样?

可是,竟然决⼼背下这本书⾥所有185篇⽂章的学⽣,怎么可能是懒惰的呢?

不要在思想上懒惰,在行动上勤奋;就好像企业管理中的名句:“不要想以战术上的勤奋,来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12.经过反复询问,认真观察,我终于明⽩了——很多学⽣“既勤奋⼜懒惰”的怪异现象来⾃他们对“时间压⼒”的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同样的受,也使他们终⽇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提⾼效率”,⽽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论哪⼀种⾏为,都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才是冷冰冰的事实。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唯⼀反复闪现的⼀句话。巨⼤的压⼒,极度的恐慌,使“患者”⾝上综合了⼀切⽭盾:他们既勤奋⼜懒惰,既聪明⼜愚蠢,既勇敢⼜懦弱,既满怀希望⼜分分秒秒⾯临绝望,既充满⾃信⼜随时随地体会⾃卑……

“没有时间了”“时间不够了”造成的巨大的压力,焦虑,恐惧。使得人们的行为变的如此的矛盾和不可思议。你会看到他们勤奋又懒惰,聪明又愚蠢,勇敢又懦弱。面对焦虑和恐惧,他们会想着必须让自己的做一些什么,来面对即将到来的 deadline。即使这些行动效率低下,但只要让自己看上去很努力,很忙碌就够了,如此他们就可以在心理安慰自己说,我已经很努力的尝试过,我不后悔。或者从最心底来分析,他们只是想用这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应对 deadline,本质上不过是想“不费吹灰之力”去解决问题。

面对恐惧和焦虑,人们总会产生一些“幻觉”来安慰自己。

最后期限的英文叫做deadline,可以看出,没有时间了,和死亡是相关的。它们给人们都带来了恐惧和焦虑,也同样带来了更大的“幻觉”。面对死亡可以看成是最恐怖的“没有时间了”“时间不够了”,并且地球上的人类为了应对这个根本没有商量余地的 deadline,都不约而同的,创造了“天堂”和“地狱”作为应对措施。

然而,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能从容,优化,安静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都有所成就。甚至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师境界。

13.你可能听说过这个原则:先把任务分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再把任务分为“紧急的”和“不紧急的”,然后挑选“重要的”⽽“紧急的”的任务优先执⾏此原则出⾃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的《要事第⼀》。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实际的操作效果怎么样呢?并不好。为什么?因为你发现(或最终证明)⾃⼰没有⾜够的能⼒去区分⼀项任务是否重要、是否紧急。所以,到头来,尽管别⼈告诉你的⽅法是对的,可是你操作起来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

方法可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能力去执行,是很常见的案例。执行方法是需要真正理解问题,想清楚方案,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技术,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我曾听一些自媒体人士说,在自己一个星期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内容前,自己是花了1年甚至更长时间,去训练自己。

14.我们⽆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只有接受这个简单的事实,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时间不可管理”,尽管听上去很简单,但是理解它,进⽽接受它,可不⻅得那么容易。因为,它未必是(甚⾄⼏乎肯定不是)你以往已经认同的观念。

⼈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个⼈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历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和观念是被灌输的,但知识的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事实往往毫⽆察觉,就算察觉,也可能拒绝承认。⼈们更愿意相信⾃⼰拥有⼀定的判断能⼒,不会被轻易糊弄。即使是⼀些“想当然”的观念,⼈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

我们很难接受与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向左的信息或观念。并且,有一些知识是被灌输的,我们无法察觉,且我们深信自己是有判断力的,不会那么轻易的被糊弄。因此,我们很有可能错过一些自己不接受但是确实是真理的东西。所以,保险的办法是把这些观点记录下来,等到有一天自己积累的足够之后,再来分析和验证这些问题。

15.⼀个⼈,在这⼀⽣中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的⼤脑控制⾃⼰的⼤脑。我们可以⽤锤⼦去砸钉⼦。然⽽,我们却不可能⽤某⼀个锤⼦去砸同⼀个锤⼦,也不可能⽤某⼀个钉⼦去砸同⼀个钉⼦。⼤脑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远⽐锤⼦与钉⼦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我们⽤⾃⼰的⼤脑进⾏思考,然⽽我们思考的⽅式和结果往往受上⼀次思考的⽅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步思考的⽅式和结果。

元认知:大脑控制大脑,对思考进行思考,对认知进行认知。

16.审视⼀下⾃⼰,就可以理解,每个⼈都能把⾃⼰划分为两部分。⾃⼰知道的与⾃⼰不知道的。有的时候,我们对⾃⾝并不了解。
很多⼈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有⼀天,你很关⼼的某个⼈对你说:“你怎么这么⾃私呢!”这种事情发⽣的时候,⼤多数⼈都会觉得“很受伤”。即便⼈天性⾃私,你对他可⼀直是⽆私的,因为你知道⾃⼰确实是⾮常关⼼他的。然⽽,他现在对你的评价很可能说明你⾝上有⾃⼰并不知道的部分
这个例⼦或许也能说明另⼀个问题:每个⼈都可以⽤另外的⽅式把⾃⼰划分为两个部分:别⼈知道的和别⼈不知道的。通过这种⽅式,我们可以把⼀个⼈划分成四个区域。

四象限图

你现在竟然仅凭⾃⼰的⼼智就意识到了“⾃⼰不知道的”和“⾃⼰不知道、别⼈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两个维度,4个维度成员,经典的分析模型。

17.电影《美丽⼼灵》的主⼈公原型约翰·纳什就是⼀个很好的例⼦:他是历史上第⼀个⼴为⼈知的“⽤⾃⼰的精神战胜了⾃⼰的精神病”的⼈。换⾔之,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的⼤脑,不再被⾃⼰⼤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另⼀个经典的例⼦是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妻⼦、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他本⼈则在纳粹集中营⾥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了⼀件事:“⼈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性最后的⾃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态度和⽣活⽅式的⾃由——不能被剥夺。”

你能用精神战胜精神病,你能用意志力,控制你的痛苦。

18.地说,⼀个⼈的⼼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法、思考模式)。⼼智与智商不同。⼤多数⼈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都拥有正常的⼼智。许多⼈的⼼智仍处于未开启的状态。我们常看到所谓的“聪明⼈办傻事”,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智尚未开启。

心智:知识,经验,思考方法,思考模型。

19.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个道理明明⾮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道理的⼈由于某件事情被戳穿,露出伪君⼦的嘴脸,⽽使很多⼈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应该被笃信的道理。例如,“做事只要踏实、认真,事业就会做⼤”,这原本是⾮常朴素⽽**
⼜正确的道理,可偏偏整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唐骏被⼈揭出⽼底——他的学历是假的,他可⼀点都不踏实!于是,很多⼈“开窍”了,“顿悟”了,得出结论:“再也不相信这种⻤话了!”

道理,知识是否正确,和说这件事情的人相关,但不是绝对相关;能糊弄人的道理不是,肯定是需要把大量谎言,参杂到大量真理中。鬼话连篇是骗不了人的。

20.有机会学习⼀项技能的时候,⼈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不知道那东西(对⾃⼰)有什么⽤”,恰恰是⼀部分⼈(更多⼀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部分⼈(更少⼀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这东西有什么用?”不知道,所以不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不知道,所以学?

21.在更多的时候,甲很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他从来都不问⽤途,只是⾃顾⾃学去了。许多年后,他⾃然⽽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智的⼀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然⽽然地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有什么⽤呢,学呗,学了总有⽤处。他也会⾃然⽽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的道理。
说完甲我们来说⼄。⼄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么⽤,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体会。随着时间推移,他凭⾃⼰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也许有⼀天,当他因为没有学习这项技能⽽遇到⼀点尴尬的时候,可能会慨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慨叹。
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之外还多了⼀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他的⼼智,难以更易,最终,当他再次⾯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不要问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22.截然相反决定的理由竟然是⼀模⼀样的!⼈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个⼈做出正确选择决定的⼏率。可在上述情况下,⼤多数逻辑都⽆能为⼒。这种情况在⽣活中并不罕⻅,相反,⽐⽐皆是。⽗⺟教育孩⼦的时候被孩⼦驳得哑⼝⽆⾔就是这类情况并不是孩⼦不讲逻辑,也不是孩⼦的观点正确,只是他就是⽆法理解⽗⺟所要传递的经验或者道理。他们不相信的理由和⽗⺟相信的理由很可能是⼀模⼀样的!
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其实⽬的都是“为了⼈类更好的明天”,可偏偏出现了对⽴的两派⼈,他们为了原本⼀模⼀样的理想争执不休,甚⾄“抛头颅”、“撒热⾎”
牺牲⼏代⼈的福祉。

各国变革运动中的,改良派和守旧派。
一个 App 的使用人数很少,所以我们放弃它了;一个 App 的使用人数很少,所以我们要继续拉新。
没有人往下滚页面,所以我们就没必要优化下面的页面了;没有人往下滚页面,所以我们得优化下面的页面让用户往下滚;

23.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完成⼀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

就是⼈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法想象的,解决⼀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的感受,⼤多数⼈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呢?因为 ⼤多数⼈在执⾏任务之前忽略了⼀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的呢?

然⽽,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的,那么在执⾏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

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只有完整地执⾏⼀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的可能性更⼤,因为学习本⾝是⼀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对⼯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性更⼤。因为⼯作本⾝是⼀个应⽤已知的过程。当然,不同的⼯作,情况还是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作需要更多创新,有些⼯作可能前所未有……所以,在现实⽣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部分熟悉,⼀部分陌⽣”。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描述的那个貌似悖论的法则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从陌⽣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法逾越。

1.一般来讲,我们都会错误的预估一个任务的时间,即使你已经认识到预估的时间不够。

2.任何一个任务可以氛围“熟悉”“陌生”两个部分。陌生的部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学习和熟悉。

3.人们错误的预估一个任务的时间,往往是对一个任务中“陌生”的东西分析不足,或者没有意识到。

24.明明已经焦虑到不⾏,拖延的⼈为什么迟迟不开始⾏ 动?⼀个常⻅的原因是前⽂所述的“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 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想着“时间还多的是 嘛!”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论是来⾃内部的,还是来⾃外部的。来⾃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个⼈就要⾯临做错、做不好的⻛险。这原本是任何⼈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犯了⼀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熟路。⾯对这样的⼈,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根本没办法不⾃卑、不怀疑⾃⼰……

所以,很多⼈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过”的想法。没有哪⼀个拖延的⼈愿意承认⾃⼰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针⻅⾎。

只要做事,就⼀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论何⼈,⽆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平⽓和地去做事。说⼀个⼈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帆⻛顺、⻢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平⽓和地⾯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活常态。

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别⼈轻松过关,这确实令⼈⽓馁。不过,这也是⽣活常态——在任何⼀个特定领域,总有⼀些⼈⽐另⼀些⼈表现更好、费⼒更少。然⽽,在⼤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4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

为什么焦虑到不行了,但仍然在拖延:
1.犯了一个认知错误。潜意识认为那些做的好的人,就是这么做的。表面上那些人都是从容不迫,轻车驾熟,在较少的任务时间里就完成了。
2.本质原因是恐惧。只要开始做事就面临做错,出问题的风险,就得面对外界的批评和质疑。无法直面这样的现实,和自己的无能,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接受现实:你一开始做事就会开始犯错;有一些人能花费更少的时间,且做的更好。
心平气和的去面对,相信勤能补拙:前提是心平气和的接受现实。

25.尽管在⼀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每个⼈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理学家有⼀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对⼀个5岁的孩⼦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的¹⁄₅,即20%;⽽对⼀个50岁的成年⼈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在⼩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孩⼦的感觉⾃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总过得太慢”,⽽“⼈⽣犹如⽩驹过隙,瞬间⽽已”⼤都是⽼年⼈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感受。

“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点,⽽是朝着你加速扑来。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了这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个:“现在”!

人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化的:时间是加速运动的。
1.未来一年的时间感觉,和你5岁时对未来一年时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的一年是一个1/N,后者的一年是1/5。
2.人在青年和中年时,要做的事情很多。此时越发感觉时间不够,跑的很快。

26.为什么有的⼈好像⼀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些天天笔不离⼿、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们不禁怀疑“努⼒”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只是做出了努⼒的样⼦,或者显得⽐较努⼒⽽已。

⽆疑,他们的效率低下。⽽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很多⼈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于困难的部分,⼲脆“掩⽿盗铃”,视⽽不⻅,暗地⾥希望困难⾃动消失……

这样的⾏为与做事的动机有关。⼈做事的动机往往来⾃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上看,尽⼒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然⽽,从另⼀个
层⾯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是唯⼀的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堑,⻓⼀智”。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智”,必须先“吃⼀堑”,西⽅称之为“挫折教育”。

很多事情并不是⼀过性的,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多数⼈会⾃动忽视第⼆个选项(这也是“庞兹骗局”⽣⽣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个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多数⼈还是会⾃动忽视第⼆个选项。

所以,很多⼈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已。拖延的⼈并⾮不做事,他们做事,甚⾄做很多事。拖延的⼈也并⾮不努⼒,他们会花很⻓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找了恰当的借⼝。这借⼝太强⼤、太有⼒,以⾄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现在⼿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1.学生时代,总有这么一群人看上去很忙,眼不离书,笔不离手,屁股不离开凳子,很努力的学习,但成绩差的学生。工作中也有这么一群人,很忙,很努力,但是没有成效。原因是,他们的忙碌中,“简单”的事情占比高,而“困难”的事情占比少。而往往解决困难的事情是个人成长,和获得成果的起点。总而言之,他们没有“努力”到点,只是看上去很努力,所以不要怀疑努力的效用。

2.“挑简单的事情做是有动机的”。简单的事情容易完成且获得奖励,而困难的事情往往不容易获得奖励,反而会招致惩罚。所以,我们会回避,视而不见困难的事情,甚至希望它们能自动消失。

3.继续往后看。接收奖励之后,人们会倾向继续“再捞一笔”而“不是见好就收”,接收惩罚之后会倾向“再也不碰了它了”,而不是“挣扎的寻找一条出路”。

4.喜欢做某件事情,只是因为做这些事情,能容易获得奖励而已,而不做某件事情,原因则是遇到了困难,得到了惩罚,没有奖励而已。且不做一件事的借口,也非常强大,他们会真诚的对自己说:“我不感兴趣,我不是那块料,那些东西太枯燥”。

自我反省:有时候,一个工作需求问题,不愿意去分析和讨论,而是暗地认为让 PM 去解决就 ok 了,但结果,是放弃一部分对这个项目的控制权。或者有时候不愿意,和相关人员,面对面讨论问题和 PK 方案,其结果是,自己的在方案“销售”上影响力不够。

27.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所以应该多花⼀点时间去“三思”。在⼤多数情况下,这3个⽅⾯中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内容,也不是原因,⽽是⽅法。因为任务的内容与原因常常不⾔⾃明,⽽⽅法却并⾮唾⼿可得。例如,每个年轻⼈都可能有发财梦,为什么⼏⼗年后做过梦的⼤多数⼈依然不富裕?⽐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多数⼈都知道⾃⼰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怎样做才能得到。

要学着像⼀个项⽬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法”,他们会花费⽐别⼈更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个步骤,在确认⽆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个学⽣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的项⽬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管理者⼀样思考,他才能给⾃⼰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的计划,最终⾼效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个⼈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个⼈变得现实、踏实。这是⼀种习惯,也是⼀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总是默默地应⽤它,⽽忽视这种技能的⼈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好处。

1.任何事物都有基础的 what,why,how 属性。关键的一点是 how,前两者一般比较清晰,但是 how 并非唾手可得。人们都有自己的欲望,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未弄明白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得到。

例如,每个年轻⼈都可能有发财梦,为什么⼏⼗年后做过梦的⼤多数⼈依然不富裕?⽐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多数⼈都知道⾃⼰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怎样做才能得到。

另外,三个属性还有一种扩展思考框架。

7w5h

2 . 像一个项目管理者一样,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每一个步骤。确认无误之后,才开始分配任务。这样才能切实可执行的计划。

3.把关注,研究,琢磨,测试“方法”当做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后天可以习的。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略。

总结:像一个项目管理者一样,投入精力研究做成一件事情的“方法”,之后再确认“方法”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现实可执行之后,再开始行动。这个习惯非常非常重要,它会让人变的踏实和安静,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它。

28.道理的融汇贯通
⽆论学到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在什么地⽅?”反复问⾃⼰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融会贯通、举⼀反三的能⼒。尽管总是有⼈劝诫“速成没戏”,但还是有⼈宣扬各种速成的⽅法,并且信者⼤有⼈在,宛若“野⽕烧不尽,春⻛吹⼜⽣”。为什么呢?上过中学的⼈都应该明⽩“省功不省⼒、省⼒不省功”的物理原理啊!其实,这些⼈缺乏的就是这种思 考能⼒或者说思考习惯。

用事物类比事物,用道理类比道理,并且刻意练习。

28.并行串行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章的时候听⾳乐,在等班⻋的时候看书等。

养成⼀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纸笔写出来,把任务落到纸⾯上,就可以⽐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机械的,
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灵活的(对我个⼈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个⾮机械的任务和⼀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把⾃⼰的时间切分成“时间⽚”是⼀种很难习得的能⼒,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可以相对⾃如地运⽤这种能⼒。不过这种能⼒在⼤多数时候⽤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使⽤这种能⼒。应⽤这种能⼒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个⼯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的时间“切⽚”。我通常把“20分钟⼯作+5分钟休息”作为⼀个时间⽚,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样处理任务。这样做可以保持相对⻓时间的⾼效率⼯作

1.拆分任务。
老手和新手的区别,在于老手看到的事物是细碎的,是一种清晰结构,模块。而新手看到的一团,混乱的结构和模块。比如:现在我看 iOS 开发是一坨迷迷糊糊的气团的感觉(2016.2.13)

2.给任务定性,把任务分为机械性的和非机械性的。

3.拆分和定性。相信我,开始操作的时候用纸和笔练习,不要觉得你是新时代的人,还用什么老土的纸和笔,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恳请你无条件的相信我一次。纸和笔熟练之后再用电子设备,或者什么都不用,只是用脑子去想想。

4.切分自己的时间,最小组合为25分+5分,然后再去容纳这些被拆分的任务。

29.感知时间
直接来⾃感官的认识很容易与他⼈分享,然⽽思想上的体验却往往难以⽤语⾔表达。但我想很多⼈都应该有过与我相同的体验。

30.计划
在与计划相关的格⾔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是失败地计划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长期计划是长期实践而习得的

31.流程,预演,验收
⽆论是学习、⼯作还是⽣活,我们⾯临的任务⼤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次,然后⻢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段。

32.保持开放的心态
大脑的选择性输入功能;
记录反面的观点

33.自证预言让因果分析变得复杂

34.语言影响思维

35.写作

36.类比思维

37.学习的好处
任何⼀个⼈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种说法:因为有能⼒做更多的事情了,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让⾃⼰拥有了另⼀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个⼈若最终可以熟练使⽤⼀⻔外语,那他原本⽣存的世界就多了⼀扇⻔,跨过那个⻔槛,就是另⼀个世界他⽐那些只能讲⺟语的⼈多拥有⼀个世界。
选择痴迷于学习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了⼀项新的技能(是否⾜够精通或者是否⽐别⼈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像重⽣了⼀次。

不要拒绝学习:1.拒绝学习就无法知道,学习后的收获 2.无法知道学习后的收获,就无法知道这收获有多好 3.不知道这收获有多好,就不会有学习动力,和“感兴趣”的幻觉。

不要说,对一件事情天生感兴趣,应该是对一件事情有天生有做好的才干,所以吸引倪重复和深入去做。

38.学习的手段

  • 体验:通过过五感认知。
  • 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只需要看和分析他人的经历,就能了解信息。
  • 试错:只有走错路了,你才知道正确的边界在哪,当然试错往往需要勇气。
  • 阅读:与前三者最大的不同是,阅读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枷锁,能了解很久以前的,和很远很远地方的知识。
  • 思考:正确的思考,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万事必有因果”本⾝并没有错误,问题出在⼈们不⼀定能够做到看到“因”就想到正确的“果”,也做不到为所有的“果”找到正确的“因”。有时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某件事(果)发⽣了,可是我们难以确定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某件事(因)发⽣了,可是我们并不确定它的结果究竟是什么。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达尔⽂的⼯作⼏乎可以称作奇迹。托⻢斯·叟曾经这样慨叹:“达尔⽂不仅是⽣物学上的,更是⼈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个界标。”达尔⽂之所以伟⼤,是因为他⼏乎是我们所能知道的第⼀个可以跨越⼏百万年的时间,并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问题的⼈。他也使得后来⽆数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建⽴并完善⼀种突破⼈类个体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法——科学⽅法。

与科学⼀样,宗教也是⼈们⽤来“思考”、“解释”这个世界的⼯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如⽣命起源的根由、天体运转的机理),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
了宗教。当今宗教的重⼼已经转移到另外⼀个更需要它的⽅⾯——⼈⽂领域。

我很容易忽略试错的过程,或者没有勇气去试错。仔细分析一下,其实是心理害怕失败,害怕被人的嘲讽。其实我的心理会有一种考试思维:所有的东西都学完了,复习好了,才走上考场,这在学校里不错,但是社会上却没有这么理想。

38.知道,每个⼈内⼼都充满了恐惧,⽽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于我们害怕未知。这样看来,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所不知。对此,托⻢斯·叟的类⽐特别精巧:“在茫茫⽽⼜⽆限的未知空间⾥,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样,⽽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那些星球本⾝不知道⼤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怪⼒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Necessary Fiction)”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安。

恐惧来自未知,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未知的东西有多少,这让我们更加不安和恐惧。所以,我们需要“爱”“信仰”“希望”等等,学者们称之必要之幻觉的东西。

39.这只是一个寓言,非科学实验

把五只猴⼦关在⼀个笼⼦⾥,笼⼦顶上挂着⼀串⾹蕉。实验⼈员准备了冰⽔,⼀旦有猴⼦碰到⾹蕉,⻢上就会有冰⽔浇向所有猴⼦。⾸先有只猴⼦想去拿⾹蕉,导致所有猴⼦都被冰⽔浇,之后每只猴⼦经历过⼏次同样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们不再试图去拿⾹蕉了。

然后,实验⼈员把其中的⼀只猴⼦换出,换进⼀只新猴⼦。这只新猴⼦看到⾹蕉,⾃然⻢上想要去拿。结果还没等浇⽔,其他四只猴⼦就对那只新来的猴⼦⼀顿暴打。新猴⼦挨了⼏次打之后,也不再试图去拿⾹蕉了——怕挨打。

如此,实验⼈员再把第⼀次实验中留下的四只猴⼦中的⼀只换出,换进另⼀只新猴⼦。这只新猴⼦看到⾹蕉,也是迫不及待想要去拿,当然,⼀切如前,等待它的是其他四只猴⼦的⼀顿暴打。最后,这只新来的猴⼦也不敢去碰⾹了。

最有趣的是,上次挨打的猴⼦,这次出⼿最重——其他猴⼦也许是出于⾃卫,但这只猴⼦肯定是出于报复,因为它并没有被⽔浇过。

⼀段时间后,最初的五只猴⼦都被换⾛了,剩下的五只猴⼦并不知道冰⽔的存在,它们只知道⼀件事情——谁要敢碰那串⾹蕉,就要遭到⼀顿暴打。当然,它们的⾏为与⾃卫⽆关,全都是出于报复!

这个故事据说是⽤来说明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这个实验只能部分说明某些荒谬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很多今天看起来没什么道理的传统,当初确实曾经正确或者曾经最接近正确。这个故事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是,在知识正确传播的过程中,语
⾔、⽂字以及逻辑思维有多么重要。

我们常常说讲因果关系,先不说因果关系本身局限和迷惑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过原因,或者想了一下就觉得麻烦放弃了。只是看着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们才这么做。

40.自我经验的局限:
⼀个特别能说明问题的例⼦是“强光喷嚏反射”。现在⼈们已经知道这是⼀种通过基因遗传的特征,⼤约有17%到35%的⼈有这种症状。⽬前对这⼀症状可信度较⾼的说法是:眼睛和⿐⼦的知觉受同⼀条三叉神经的⽀配,强烈刺激引发的防御反应混淆在⼀起导致⼈打喷嚏。具体⼀点说,从眼睛进⼊的强烈阳光产⽣的信号令⿐腔误以为这是对⾃⼰的刺激,故欲以喷嚏的形式将异物驱逐出去。亚⾥⼠多德在《论问题》第33卷中就曾提到过这个现象,可在当时,尽管他有这种体验,也⽆法正确作出解释,更⼤的难题是,读到亚⾥⼠多德著作的⼈,⾄少有65%⽆法⽤⾃⼰的经验理解那段⽂字所记录的现象。

1794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彩视觉的离奇事实》。从此,科学家们才开始对“⾊盲”现象展开研究,以对其做出更为全⾯、科学的解释。从统计数据来看,⾄少有3%以上的⼈在⾊彩辨认上存在障碍。很容易想象,在此之前,⾊盲的⼈⽆法获得来⾃其他正常⼈的任何理解,能够获得的可能只是嘲弄。

另外还有些时候,⽆法突破个⼈有限的经验,以此去理解周遭的事物和⼈,总是会带来惊⼈的灾难。同性恋⼈群在社会上的种种遭遇就是很典型的例⼦。2004年12⽉1⽇,中国官⽅⾸次公开发布《同性恋⽩⽪书》,称中国⽬前处于性活跃期的男同性恋者超过1000万⼈。在⼀些开放的西⽅国家,⼤约有5%⾄7%的男性承认⾃⼰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性的数字略低。⽬前,世界公认的数据是:同性恋⼈⼝占⼈⼝总数的2%到5%,且这个⽐例相对固定,同性恋⼈⼝不因社会的压制或宽松⽽减少或增多,只有隐蔽与显露的区别。

同性恋现象不只是在当代存在,历史上早已有之,⽽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同性恋⼈⼝⽐例在增加。但是,仅仅因为⼤部分⼈⽆法突破⾃我经验的局限,同性恋⼈群遭遇的惨剧是难以想象的(⽐如命运多⾇的艾伦·图灵)。这些情况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们总是异常痛苦于不被理解,并且在那么强烈地认同‘理解万岁’之类⼝号的同时⼜常常⽆法理解他⼈”——每个⼈都或多或少受到⾃我经验的局限,⽽这也是经验主义局限的根源所在。摆脱⾃我经验局限的难度有时是⽆穷⼤的,前⾯的3个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即很多时候我们根据⾃⾝经验完全⽆法想象他⼈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个人经验(体验和认知)有局限:

体验局限:
17%~35%的人有遇到强光打喷嚏的遗传特征;3%的人口有色彩认知障碍,周围的人很难理解它们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认知局限:
同性恋的人口在增加?不,一直都有,且同性恋的人口比例,一直维持在2%~5%,只是以前他们隐藏起来了,现在他们暴露出来了。

41.写作能力:
提到的“写作能⼒”,不是写⼩说的能⼒,不是写诗歌的能⼒,不是写剧本的能⼒,也不是写散⽂的能⼒,只是写作能⼒中的最基本的⼀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章的能⼒。我国的教育把语⽂和⽂学过分紧密地联系在⼀起,以⾄有时忘了⽂字本⾝最重要的意义。⽂学,只是⽂字应⽤众多领域中的⼀个⽽已。

这个事实也许很多⼈不愿意接受,但静下⼼来想想,在我们的⽂化中,如果真的少了⼀部《红楼梦》或者《西游记》,实际上并不会影响今天⼈们坐⻜机出⾏、⽤互联⽹查资料、饿了吃饭、病了吃药、困了睡觉。⽇本没有渡边淳⼀、⼤江健三郎也⼀样可以有索尼这种超级企业;美国没有梭罗和海明威,⼀样可以打赢第⼆次世界⼤战,成为超级⼤国;英语今天主宰全球的原因并不是英国有莎⼠⽐亚、培根、狄更斯和柯南·道尔。

我国的语⽂教育忘记教会学⽣如何⽤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字记录⾃⼰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中国⼈做不出Linux,做不出维基百科,写出来的⽹志⼤多是⽆病呻吟的⼼情⽇记。请注意,我并没有任何⿎吹“⽂学⽆⽤”的意思,我只想说:从⼈类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除了“⽂学”,⽂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且对⼤多数普通⼈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回归写作的基本功能:简洁,有效,准确,朴素的记录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42.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展现价值的根本
如果⼀个⼈不是很懒惰,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知道⾃⼰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如学英语:很多⼈天天在学却从来不⽤。背单词坚决不造句,却去练习什么词根词缀记忆法或联想记忆法;背了那么多单词,却从不读英⽂⽂档,从不写英⽂⽂章。当然,偶尔还是要说英语的,但仅限于“Hello! How are you? I’m ne,thank you, and you?”之类。其实,掌握2000个基础词汇、了解基本语法规则之后,就应该去“⽤”英语了。举个例⼦,看本专业的英⽂原版资料就是很好的使⽤英语的机会。有不认识的单词,查字典嘛。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就是看不懂,查语法书嘛。查过⼀圈还是搞不明⽩(其实发⽣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问⽼师嘛。

可是,我所⻅到的绝⼤多数学⽣英语⽔平没有进步的本质原因只是懒惰,他们在第⼀步就已经放弃实践了。我经常遇到问⽼师“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的学⽣——这样的学⽣,连字典都不愿意查(别说查不到,今天的辞典种类很多,另外还有互联⽹,查不到的概率实在极其微⼩),更别说查语法书了。有时候,我甚⾄觉得我能在新东⽅做英语教师仅仅是因为我会查字典、翻语法书,再加上⼀个尽量搞清楚⼀切的⼼态⽽已。可为什么有那么多⼈连这种最基本的实践都不愿意去尝试呢?

完全靠⾃⼰学⼀样东西吧——管它是什么,并且⼀定要学好,学到⽐相当数量的⼈都好。如果真的做到这个地步,那你就不仅是⼀个完整的⼈了,还是⼀个相当优秀的⼈。这时,你⾜可以对⾃⼰说:“你太有才了!”我个⼈的建
议是去⾃学⼀⻔计算机程序语⾔,因为计算机程序语⾔的相关资源在互联⽹上分布⼴泛、极易获得,⽽且优秀的资源使⽤的语⾔往往是英语,这⼜顺带练习了英⽂阅读理解能⼒——想想吧,肯定不仅是⼀举两得。

1.实践是学习的手段,甚至是初级手段,之后才可能变为目的。
2.自学一个东西吧,之后你的世界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43.预防选择性输入:
我们的⼤脑有⼀个运⾏机制叫“选择性输⼊”,其具体表征在很多⼈⾝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喜欢听的,只能看到⾃⼰想要看的。其实,这个机制算不上缺陷,很多时候,它对我们来说属于“⾃我保护功能”。然⽽,对⼀个挣扎着发展⾃⼰⼼智的⼈来讲,“选择性输⼊”就是⼀个可怕的敌⼈。对抗“选择性输⼊”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段时间来把那些⽬前暂时⽆法理解的、⽀持的、反对的、⽆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法理解的,写下⾃⼰当时的疑惑何在;对⽀持的,记录⼏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个理由或者实例;甚⾄对那些⽆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会获得他⼈⽆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反刍”。这种“反刍”能⼒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用笔和纸来帮助思考,预防选择性的输入。固定一段时间,反思,把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困惑的观点记录下来,并且配上案例。

44.了解学习进程
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并不是你努力就可以一直获得进步。
事实上,这个曲线是这样的。

Paste_Image.png

45.勤于思考
谁也说不清,为什么会有那么⾼⽐例的⼈懒得思考、不愿思考、害怕思考、厌恶思考——这个⽐例保守估计不会低于80%,⽽且,剩下的20%中甚⾄⼜有80%常常⽤错误的⽅法思考。综合来说,在全⼈类中能⽤简单且清楚的⽅式把问题想明⽩的⼈⼏乎不到4%。这4%的⼈,绝⼤多数最终选择了沉默或者成为负⾯⼒量的帮凶。从这个⻆度看待历史,可能会得到令⼈胆寒*的结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了的⼈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多数想不明⽩的⼈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思考,只不过是从别⼈那⾥知道⼀个结论的时候,⾃⼰动脑重新推演⼀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衡量⼀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妙, 不过是⼀个正常的有脑⼦的⼈应该做的事情⽽已。

⼀旦开始尝试独⽴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陷阱⽆处不在。这些陷阱直接导致⽆数⼈放弃思考。因为在很多时候,思考虽然不费⼒⽓,但实在是太⿇烦了。为了避免⿇烦⽽把思考推给别⼈是⼀种常⻅的解脱⼿段,由此,⼤多数⼈⾝上出现了⼤量“迷信权威”的现象,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迷信权威”本⾝就是⼀个典型的陷阱:权威的意⻅可能更加准确,可是,权威也好、专家也罢,滥竽充数的实在不少。为此我们不得不常常采取“求⼈不如求⼰”策略。这也展现了⼀个⽆奈的事实——**我们⽣活在⼀个信任成本极⾼的社会。

诉诸权威,本质上源⾃⼈们对确定的渴求。⾯对未知,我们希望有⼈能够清晰解答;⾯对争议,我们希望有⼈能够⼀锤定⾳。可我们总是⽆法如愿。其实这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们就⽣活在⼀个不确定的世界⾥。然⽽,没有⼏⼈愿意最终⾯*对不确定的答案、不确定的结果。这样看来,“固执⼰⻅”和“六神⽆主”应该是近义词。

eg:
⼀九五⼋年,当时《中国⻘年报》报道:贵州省⾦沙县(中国最穷的地⽅)⼀个社创造了单季亩产⽔稻三千零⼆⼗五⽄的纪录。⼏天之后,《⼈⺠⽇报》报道:⽢肃省某社在⼆分五的⼭地上,⼀⻘年突击队创造了亩产⻢铃薯⼀万七千四百⼀⼗⽄的全国⾼额丰产纪录。紧接着,《⼈⺠⽇报》报道:河北省静海县陈官屯⽤五天时间建成⼀个⽔利发电站。《浙江⽇报》报道:浙江省⼀个多⽉发展的⺠办学校达⼋千五百⼀⼗六所。新华社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五亩⼩⻨产⼆千⼀百零五⽄。⼀天后,湖北省⾕城县东尼社宣布:亩产⼆千三百五⼗七⽄,创了新纪录。两天后河南卫星社⼜放第⼆颗卫星:亩产三千五百三⼗⽄。四天后,河北省临漳县红光社⼜宣布亩产⾼达三千六百五⼗⽄。同⼀天,同属湖北⾕城县的星光社宣布创四千三百五⼗三⽄新记录。⼆⼗天后,河南省西平县和平社⼜宣布,达到亩产七千三百⼆⼗⽄。⼀个⽉之内神奇般地上升,各路诸侯都是“各领⻛骚三五天”。到九⽉⼀⽇⼀颗特⼤卫星把全国⼈都惊得⽬瞪⼝呆:河北省徐⽔县宣布,亩产⼭药蛋⼀百⼆⼗万⽄,要创造⼀棵⽩菜五百⽄,⼩⻨亩产⼗⼆万⽄,⽪棉亩产五千⽄,全县粮⻝亩产⼆千⽄的⾼产卫星。《⼈⺠⽇报》报道,徐⽔⼈⺠公社将在不远的将来把社员们带⼊⼈类历史上最⾼的仙境,这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由王国的时代,跑步进⼊共产主义。⽑泽东⾮常兴奋地跑到徐⽔,问:粮⻝产这么多放到哪⼉去?⾁产那么多,怎么吃呀?这⼀句话使全国都疯了。中国⼈的想象⼒就充分发挥了。由全国⼤炼钢铁,全⺠⼤产粮⻝到全⺠写诗。到处是赛诗会,异想天开,奇思狂想。吉林省⼋积垒赛诗会上,⼀⼈朗诵:“今年是个丰收年,秋后粮⻝堆成⼭。不知粮⻝打多少,压得地球乱转圈”。⼜有⼀个⾼声叫道:这不算啥,听我的——社⾥⻨穗插云间,⻨芒刺破⽟皇殿。⻨根扎到⻰王庙,吓得东海波浪翻。掌声刚起,⼜有⼈喊道:听我的——深耕细作产量⾼,⼀棵⽟⽶穿云霄。彩云拴着⽟⽶腰,吓得⽉亮弯弯腰。做梦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当时在北⼤读书,也卷⼊了这样的狂潮。订计划⼀天要写⼏百⾸诗,整夜不睡地写,⽐谁⼤胆,谁善于狂想、做梦。

50.思维陷阱——基础概念不清晰
⼈们为了能够认知、思考、交流,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概念。可以想⻅,最初⼈类只有⼀些很具体的实义概念,⽐如⾁、⽔、⽕、⽜、蛇等。随着对周遭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泛、越来越深⼊,⼈类开始创造⼀些概念以指称那些看不⻅、摸不着却⼜确实存在的东西,⽐如毒、⽓、智等。有些概念⼀直沿⽤到今天,是因为那些认知从⼀开始就是正确的,或者到现在也没发现有必要丢弃。然⽽,更多的概念(准确地说,⽆数的概念),则在⼈们不停地修正认知、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被更正或者丢弃。

我需要认知抽象的概念,从而更好的认知世界,看清问题。

⽐如,“燃素”就是这样⼀个概念。这⼀概念出现在17世纪,当时⼈们尚不了解燃烧的机理,也不了解空⽓的成分,只有⼀个笼统的“空⽓”的概念,没有氧⽓、氮⽓之类的概念,更不⽤提“氧化作⽤”了。但是,⼈们需要对某些现象做出解释。于是,有化学家提出了“燃素”概念,对应的理论是:可燃烧的物体中含有⼀种物质,即“燃素”,所以它们才能燃烧。当然,今天这个概念已被彻底弃⽤,与此相关的理论也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还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使用价值或者说实际作用的概念,但是确实不存在,比如中医中的“毒”“气”的概念。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点⼀点搭建起来的。⼀般⼈看⻅房⼦,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建筑师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都不同,这就是内⾏和外⾏的区别。

eg:


Paste_Image.png
Paste_Image.png

所以,本书强调“时间不可管理”、“我们只能管理⾃⼰”,并⾮咬⽂嚼字。“时间管理”和“⾃我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焦点不同,⽅法不同,效果不同……但是,很多⼈没想过这事,在他们的世界⾥,这两个概念从来没有被仔细定义、认真区分过,故⽽他们的思考和判断在这⽅⾯都是模糊的,据此做出的决定即便是对的,也不过是撞⼤运得来的⽽已。⽽“撞⼤运”的特点是:这次运⽓好,会导致将来运⽓必然不好,因为运⽓好的概率不可能很⾼——根据“运⽓”的定义,概率⾼了,就⽤不着运⽓了。

类比操作系统的底层函数啊,有漏洞,输出的时候会出现风险和问题。但是有时候,输出的东西,行得通也有效果。

46.思维陷阱——拒绝接收不确定性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由此引起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理问题,⽽并⾮只是⽋缺逻辑学训练。很多⼈接受过逻辑训练,也依然常常掉进逻辑错误的陷阱,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本质上就是不现实的⼈。所有“仓促的结论(hasty conclusion)”、“仓促的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过分简单化(over simplification)”,从根源上来看,都是由拒绝接受不确定性造成的。

1.接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带着不确定性前行,带着不知道的东西学习某样东西,而不是急于找个一个“确定性”;
eg:上学那会,我是一个认真但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现在来分析,学习方法不对是主要原因。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我不能忍受我带着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和考试。所以,我会在一个小地方的概念上纠结很久,誓要搞清楚之后,再去学习其他的东西。甚至沾沾自喜自己比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懂得更多的东西。因为,我认为这样做,才能真正理解一门课,学好这门课。但是,十几年来我依然没有消除一门课程的不确定性。反而是抱有这种态度的我,在各种考试上成绩不理想。(现在来看,考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我没有抓住考试考出高分的重点部分,而是在不太重要的地方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2.时间不够了,带来的焦虑,会引起认知偏见,和思维逻辑的混乱。即使这个人经过了良好的思维逻辑训练。所以为了减少这种风险,要做的是a: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做这件事情 ;b:训练自己,让自己一旦有了焦虑的情绪,第一反应是先缓解这种情绪 ;c:用纸和笔,让自己的思考过程可视化,从而让自己的思考变的严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