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过年的临近,上海这个梦想之城空了。
小区的停车位,再不像以前要过抢了。以前晚上七点钟着急忙慌的开回来,环顾四周,已然没有停车位。这几天,宽宽的车位,有时候甚至连成一排,连手生的新人都觉得分外好停。
地铁公交车上的人少多了,再不用前胸贴后背的在高峰时段因为担心迟到拼命的往地铁上挤。间或看到几个拖着大大行李箱的人。哦,那是去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的人,他们要回老家了。
马路上的私家车少了许多,有朋友发朋友圈说史无前例的在最后一个工作日用了20分钟就从上海师大开到了人民广场。
人们再不像之前那么行色匆匆,连脚步都慢了许多。
可是,仍有很多人还在这个城市留守着。也许,他们未必不想家。
01
邻居六十岁的阿姨今年在上海过年,这已经不是她在上海过的头一个年了。
“儿子是'新上海人',生了一儿一女,他们平时忙,哪有时间带孩子。我们老两口一直负责着带呢。平时一个送大宝上幼儿园,一个忙着带小宝。孩子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阿姨说,“老家的房子早租出去了,还在考虑是不是卖掉。也不住,放在那里怪可惜的。只是卖掉,回去就真没落脚的地方了,以后要是想回去就真的回不去了。”
“在上海习惯吗?”
“就那样吧。有时候说话听不大懂。不过也还好,平时除了去超市和菜场就和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一起聊聊。吃的不大习惯,上海菜熏鱼烤麸都是甜的。就自己做,腊肉香肠弄了一些挂在阳台上。好在上海东西齐全,什么都能买得到。”阿姨说,“过年了不比老家,没什么年味,不准放炮,我们那里年大过天呢。不过现在什么都吃的到,孩子们在一起,天天都是过年。”
02
除夕,医院的医生们还在忙碌着。
“医生,您们除夕也不放假啦,真是老辛苦呢。”
“我们从来都不放的。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生孩子的人多。逢年过节要值班的。”排号排的满满的,医生顺口回答,几乎是无意寒暄,“下一个。”
……
看了看一妇婴段涛院长的微信公众号,哦,应该是前院长,前几天他刚发布了条信息说退休了。他写的《大肚婆欢天喜地之过大年》里,写了一堆注意事项后有这样的语句:
“这个你根本不用担心,医院的通常做法是在过年期间反而会排“加强值班”,也就是说比平时值班安排更多的人手,更强的力量,科主任的手机是24小时要保持通畅的,有啥需要,必须马上赶往医院。所以,过年期间你请产科医生朋友吃饭的时候,半路被叫走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妈可能不在,你老公可能不在,但是产科医生永远在,永远在等你,365天,白加黑,5+2,7x24,We will be there for you, all the time, always,不要担心过年医院里没有人。”
……
03
“本来定好要回家的,结果一看,单位排班,给我排了个年三十儿。这日子都团圆去了,也没人愿意跟我换班。算了,好在老家也不远,等过完年再回去吧。”公务员小A有些懊恼,“我顺带还接了年初一的平安志愿者的活儿,在南京路值个勤。反正回不了老家了,就让其他同志歇一歇,好好过个年吧。过年警力加强了,公安也不容易,就怕年节出事,我们帮不上忙,有事儿吆喝两句也是好的,能出力出把子力。”
“谁说公务员都是尸位素餐的,我们也不容易好吧?上海这地方哪有一杯清茶一张报纸的,公民意识都很强的,笑容少点回答的慢点就被投诉。平时还有安保任务。这年头都是看人挑担不嫌累,各有各的难处。”小A牢骚也不少。“养老金改革了,体制内工资不高、晋升的空间有限,公务员这工作吸引力大不如前,今年又有好几个同事都辞职了……”
……
过年了,不管你是不是在上海、是不是回老家,都祝你新的一年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