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了锦明老师的关于《一谈学习,孩子就烦躁,怎样才能让他愿意听我讲,乐意做》的播客我觉得感触很深,收获巨大。
去年暑假孩子学习受挫后,学习被动,作业拖延,在我的眼里,这是不正常的,不应该的,孩子焦虑,我们更焦虑,担忧的由于我是匮乏情绪,认知不对,能量不对,孩子在我们这种能量不稳的状态下,他接收到的信号激活它的是负面原点,,所以他一谈到写作业就生气,锁门,不愿意谈下去。
听了老师说的,我才知道是我的认知有问题,要改变我们的认知,老师说,学习讨厌是正常的,因为应试教育,教育教学方法单一,重视分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喜欢学习是很难的事,不正常的,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是很少。这一观点真的改变了我的认知,如果当初我也是这样的去思考,那么,后面的发生也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孩子最早的时候是,每天接他时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作业很多,肯定写不完了或者今天很累,先睡一会儿。然后一睡了就睡到八点多。我老是催他叫他赶紧起来写作业,不起来就怕来不及,而他被我催的越来越烦。我当时真的是担心丶焦虑,害怕他写不完不敢去学校。有时作业九点钟没开始写的时候,我就一直催催,把孩子原本焦虑的心催的更加焦虑。他更加不愿意写,有时候孩子终于逼着自己写好了作业,我觉得这是他完成了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去鼓励他,赞赏他。
孩子在整个过程当中,他是非常非常的痛苦,而我的焦虑,我的担心,我的恐惧,又加剧了他的焦虑,是的,最后他再也顶不下去,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放弃。
我现在想,如果当时在看到他抗拒作业的时候,最终还是把作业写好,这个时候,如果能用锦明老师说的,孩子,妈妈看到你能够做作业了,这样的一种自律精神,妈妈觉得很赞赏,因为通常人面对困难的事情,他就不想去做了,而,你现在这种自律性比原来的要好很多,你觉得你为什么会做到这一点呢?孩子为什么以前不想做,是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的努力也没有好的成绩回报,付出了那么多,也没有得到肯定,所以他觉得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这样的消极的情绪下,父母又是担心,害怕,那就激化了,激活了他的负面情绪,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但是我若能看到孩子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把作业写好,特别是有几次是早上四点钟起来写。有一次是睡到11点多,作业写到夜里一点多,甚至两点多。如果我当时能够用这样子的一些赞赏的话给孩子,孩子也会觉得虽然自己苦一点,但这样努力也是值得的,也是自己愿意的。
在学习上我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这点上确实做的好,每一次努力都有价值,都有正面的观感,会自我感赏,下次会更努力一点,用心一点。
而我做了什么?整个一学期里面,孩子做了很多次努力完成作业的行为,尽管他心理是那样抗拒,但依然完成,而我觉得他只是完成了任务,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当时我能看到孩子的不容易,看到孩子的对自身要求那么高,看到孩子的自律,给他赞赏,给他力量,孩子的状态肯定会慢慢的好转。
真的,确实是我自己的智慧不够,没有以同理心去看孩子。能量不对,努力白费,能量调对,不费吹灰,确实是这样子,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在此向孩子说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