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家眼中所谓的80后,也是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
小时候的我们有福,尽管当时不怎么感觉到。其实我们身处的每一个经历都是有福的,难就在我们当时不曾感知。
小时候太多好玩事了,撒欢的疯跑,不知道会跑多远。反正一到饭点还是会听见远远的有人在扯着嗓子喊吃饭了。
有时候玩的太累早早回家,一进门就会看到姐姐静静的在沙发上看书。次数多了会好奇,
外面那么好玩,她怎么在看书?
细想这应该是第一次受到阅读的影响,来自身边的家人。于是,我也捧起书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当时姐姐看的是言情席娟的小说。但她看书专注的深情犹如当时我沉迷于结伴撒欢玩的境界。所以,我的阅读第一启蒙人就是姐姐。
再说学习的阅读,小学几年我的脑海里几乎没有关于学习的印象,我想不起来我小学都考过多少分,那个老师讲的怎样怎样,那个题怎么不懂不会了。我只记得玩,开心。只记得和自己的好朋友放学玩各种游戏的场景和看到新鲜书的心情。还有偶尔被大人训斥的样子,但为什么训斥已搞不清。可能小学几年一直都没人关心过我的成绩,由着我自由成长,直到五年级最后半年,才被老师突然发现我的作文竟然如此之好!被他一拍大腿的激动夸赞!别误会,是拍老师自己的大腿。那天印象极深,我被老师点名站起,第一次被全班同学注目,我只记得老师夸我写的好,写的好。至于为什么好,我一头雾水。但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也是第一次因为无形的阅读带给我的愉悦感。我恍然觉得,原来读书可以感觉这么好!
自此以后,我就成为大人眼中的书呆子,不管到哪个亲戚家我都会问,有没有书看。如果有,拿起一本就旁若无人的看起来。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我童年最好的时光。有人说童年时期内心需求得到满足,长大后会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我觉得放在自己身上很合适。
长大后的自己,更不用提了,已经与书密不可分了。看书种类多的一塌糊涂。但越是这样越发现自己知道了解的越少。浩瀚世界,自己读过的书竟是一粒微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犹如还在起步。但既是这样,一颗爱书之心还不敢没落。愿以自己微薄之力去啃那犹如浩瀚世界般的书。啃下来,请你吃!
冷冷潇潇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