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交际,尤其不喜欢和亲戚来往,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照让我心力交瘁。
亲戚之间的关怀在我看来充满了虚假和功利的成分,且我们老家是在大山里,人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看事情也比较世俗。
都说大山里的人朴实,其实也不见得,由于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他们把一些城市里的喧嚣带了回去,村里人不明就里,只在耳朵里听到过城市的繁华,反倒是让他们变得更愚昧和势利。
马上就要过年了,一过年就避免不了要面对家里的亲戚,一和他们坐一桌,吃饭也吃得没了味道。
我这人比较任性,只要是自己认定了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可是回到了长辈面前,却还是保留了一份保守和拘谨。
想任性又做不到,只好露出虚伪的笑容,说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
这样的人情交往,真的让人很累。
如今结婚了,过年要面对的亲戚就又多了一群,而且是完全陌生的一群人,语言又不通,每次去先生老家也只能傻笑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实在是尴尬得不行。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过年就有鞭炮玩,就有新衣服新鞋子穿;
成年后,却越来越害怕过年,过年意味着要向长辈展示一年以来的收获,要曲意逢迎,要和一群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我对先生说,过年时能不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毕竟两地距离不近,又没有车,到时候春运走动起来也麻烦。
我愿意主动诚恳地向他妈妈说明情况,表示以后买车了再两边走动。
先生说,没有这样的礼节。都结婚了过年还不走动,平时哪有时间走动?
我默然,可是心里仍旧不开心。
为什么我们要被这些框架给束缚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去打破一些常规,去活出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