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和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读书的付费课堂推荐的,具体来说,被推荐的不是这本书,而是大前研一这个人。课堂上用的推荐语是“学管理或者做管理的人都应该看一下大前研一”。目前我是正在学习管理的人,所以买了他的两本书,一本《低智商社会》,另一本是《思考的技术》。我习惯看书之前先看一下作者的经历,然后看一下豆瓣的书评,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一本书里的内容。
用一豆友的话说,大前研一的书很多,但是思想有很多重复的地方,综合起来看有一点水,甚至他的书也是在中国和印度流传开之后才带动了在日本的畅销。但是,既然他在中国是一个名牌,我相信还是有他畅销的原因。一本书里,即使只有一处收获,都值得拥有。总结起来作者反反复复论证的只有一个观点:日本处在一个群体低智商社会的时代。
那么,大前研一是谁?
大前研一是工科博士,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社社长,1994年辞职。之后从事国际跨国公司和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顾问活动,同时他大胆地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观点。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冲着《经济学人》给出的头衔,我在他的《无国界的世界》、《M型社会》、《思考的技术》、《知性力》、《再启动》、《即战力》、《新经济原则》、《中国冲击》、《大前派心理经济学》等著作中选了这两本。
低智商社会是这样的
这本书开篇就写“象征日本人集体智商的历代首相”、“满是笨蛋现象的现代日本社会”、“社会上集体智商最低的国家”,看得我不由感叹这样的书是如何出版的?不过他在书中论述的是根据日本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的结论,他以为一些现象在日本很严重,读完他的这本书,我以为在中国更严重。
大前的言论让我想起了一个经济学教授关于日本的论述,是不是可以从一个角度解读大前为什么会对现在的日本失望。在讲到美国9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时,教授把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现象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科技带来的垄断让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享受科技带来的超额利润。而造成美国科技发展的因素里有一方面就是被日本逼的。
七八十年代日本的迅速发展在传统工业领域给美国带来很大的压力,在电视、汽车等领域夺走了美国很大的国际市场,甚至占领了美国的国内市场,这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突破,美国一系列高科技公司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步的。所以,技术的发展总是有它不得不改变的动因。
《低智商社会》整本书都在描述日本的“低智商群体”:年轻人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以内的事情;网络带来的现实社会的冷漠,虽然人们在网上跟人无话不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懂与人面对面敞开心心扉;无志向的年轻人、学习能力低下的群体;依赖广告购买的冲动消费;毫不脸红的读错字的官员;网络社会里,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了什么”。低智商社会的最终受益者是日本政府和外籍投资者和投资基金。
针对种种低智商的现象,大前说给出的政策包括教育改革、向强者学习等。具体来说,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能力开发,教师的责任是协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父母不应该把教育“外包”给学校。日本应该向三处学习:美国、德国、新加坡和芬兰。在大前看来,21世纪最需要的素质包括对网络社会在内的最新信息的“思考力”,以及通过这种思考而产生的如何与社会联为一体的意识。
我是低智商社会里的低智商个体吗?
有人说这本书翻来覆去似乎只讲了一点点东西,没有太多货,我读完也认同这一点。其实这本书中所有的低智商的表现都归结于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大前提出的措施又是泛泛而谈的,读完,理解他要说的是什么了,但是回头看,又不知道他具体提出了什么可操作性的措施。也许只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也是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就表明的“头脑就是武器”,就像他在《思考的技术》里倡导的“学会逻辑思考,培养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
这是一本偏向口语化和现象描述的书,读起来不费力气,有很多地方会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其中很多现象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或者本人就经历的。大前研一眼中的日本是“低智商社会”,读完他的书,我发现自己在某方面就是低智商的人。如果这本书不用于指导,只是作为参考,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反观自身,从他的书中,可以窥见群体的“低智商”,更会发现,自己就是这“低智商”中的一员,而破的秘诀就在于《思考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