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始一件事的理由或许只有一个,但不想坚持一件事的理由可以有无数个。所以要能坚持下来一件事真的何等的难。哪怕一件很小很简单的事,要主动的做一天、一周、一月、一年或许都不难,但是能做到年复一年的不易。
各行各业中真正有实力、有专业、有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有天赋,但是一定是比别人坚持得最久的人。
所以要好好呵护着这个想做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自己做一件事的信念,不要被不想坚持的那无数个理由给淹没了。
每当不想坚持的时候,就把当初想做的理由拿出来咀嚼,再次唤起能量和信念。
另外还要明白,这世间,想成事,没有捷径,都要遵循最原始的自然规律。超捷径得到的,或早或晚都会用另外的方式还回去。
明白了这些道理,并相信这些道理,在做事时想着这些道理,做起来也就不觉得那么难了,也就不那么轻易会放弃了。
例如我坚持晨跑的信念,就是日积月累提升身体素质。是不是一定能保证身体健康,我不知道,但是我持续坚持着,身体素质一定是比我完全不运动强。
当我不想跑的时候,我就会来想想这个当初起跑的理由,又坚持起来了。就这样一次次的唤起,越来越能轻松应对这些不想的理由,将其摁下去。
再例如我开始学起了英语单词,远大理想是坚持到某一天能看自己看懂英文原著。当下的目标是每天坚持记几个单词。每天花十多分钟,日复一日,将来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但是记着记着,生词太多,结合阅读的文章,基本都看不懂,一句话里的词基本都要去查意思。这种艰涩难懂的感觉很容易让我产生想放弃的想法。
因为不学它对我也没多大影响,毕竟我不是靠它赚钱。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让我轻松放弃。
这时我就要把我当时想做的理由再拿出来回味,又兴致满满的想学了。
同时也告诉自己,本来以前读书时就是只学了勉强应付考试的水平,基础本就没打扎实,又这么几年没接触了。现在再拿起,艰难晦涩才是正常的,就像以前学新知识一样,从最初的看不懂,到持续的翻来覆去的看、理解、解读,最后再回看已经很熟悉了。
现在学习也必须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的,所以开始拿起来都是艰涩陌生的词很正常,陌生就让它陌生着。记一遍不行,那就记十遍,今天陌生了,明天再拿出来看。一回生二回熟,总有把它看熟的一天。这样日复一日,熟悉的词越来越多,将来就能达成一句话看上去都是熟词的水平,这样的结果想想都多么美好向往。
我已经培养出了能将书看进心的习惯,而又有那么多经典的英文原著,要是能自己看懂,自己体会文章中的意思,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就如看一本书,别人解读出来是通过别人的思想转化了一遍,自己去看原著,就能自己直接接触到作者最本真的思想。
看翻译的书也是同理。所以只要有办法能看懂原著的字词,那么再艰难晦涩,都坚持一点一点啃原著是最有收获的。那我至少要为能看懂字词而坚持。
结合这些,想到最初想学的理由,又能接着按频率学了。
开始一件事了,就一直紧抓住这个起初想做的理由,中途会冒出来不想坚持的无数个理由,这很正常,接纳它,并把它摁下去,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