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标题,也许禁不住笑,一个没钱的人居然大言不惭地谈起有钱没钱,听起来滑稽。当然,我自己先笑为敬。但接下来想说的还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从始至终都反对所谓“财务自由”之类毒鸡汤的洗脑。
对于普通人而言,财务自由不过是它背后力量给人们画的一个饼。能实现财务自由,靠被动收入享受人生的人,从未满足止步于此,反而更喜欢奋斗和创造的生活。
随财务自由这一概念而来的,还有各种理财的知识付费课程,最梦幻的是,不少人却恰恰是靠帮助他人实现财务自由卖理财课程而实现了自己的财务自由梦的。
除去那些参透人生的哲贤人物,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变得有钱。这并非说你要因此拒绝奋斗坐吃山空,停留在原地什么也不做。比起有没有钱,更重要的是了解并控制你当下的欲望。
也许当你月薪5000的时候,会想着工资涨到1万的话,就有钱了,而现实是它们还不够你买高档化妆品;月薪1万的时候,盘算着到3万或5万应该就能大手大脚了,而现实是要买车买房了,还是很吃紧;当你是众人中的佼佼者,年入百万时,在外人看来应该不缺钱了,而现实是公司各方开销,孩子要享受高端教育,家人不仅衣食无忧,还要富贵气派。
马家辉在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谈到过,“你的财富比你的欲望多了一块钱,就是有钱;反过来,你的欲望比收入多一块钱,就是贫穷”,我无比赞同。
如果你的收入增长的脚步,赶不上欲望翻倍的速度,永远都会没钱的状态。有钱之后生活质量会改善,选择会变得多样性,的确胜过没钱的生活。但大多数人所说的有钱,只是以现有生活水平做为锚点来衡量的。
认识的一个大伯,早在我家从大山搬到镇上来之前,他就已经在小镇经营了多年的生意,是很早的一批靠小生意起家的人了。在我小学和初中时代,都流行定制家具。搬新家要购置新物件,家中有喜事更是要提添一些新床新柜。
那些年正是他生意最红火的时代,靠家具这门生意已经在镇上做得小有规模,人也小有名气,不用外出务工都比大多数人过得富裕。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着,直到到儿女双双结婚,在这之后的生活仿佛少了点什么也失去了重心。家中生意不如从前,也无心经营折腾,反而接触了赌博。
虽说平常也会打牌,但这次完全不一样,一个年仅50的人,短短几年间就输光了家产,卖了一套城里的房子,仍旧不断被人催债。镇上的家已无容身之地了,这几年过年他都没回来,一直在躲在外地上班填补欠债。
就发生在身边的事,也令人沉思。到底多少才算有钱?
相信没人会真的忍心给自己定个具体的数值,因为要么那个数值是它这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只是随口一说;要么真正那些实现了的人,根本不是仅仅为了实现它而奋斗。
人不是皮球,充气圆满的目的不是为了立刻泄气,那样的人生没人稀罕。
若是按照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能拥有“要花的钱”和“保命的钱”,于平常家庭而言,就足够拥有高幸福指数的生活了。后两者,“保本升值的钱”和“生钱的钱”,在没有足够了解之前不投资,是理智的,能让人远离不必要的灾难。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生活一天比一天有希望,掌控欲望而不被消费主义洗脑,懂得储蓄,用工作不断创造服务和价值,比有钱没钱这件事,幸福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