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这样一门学问,它从来不相信什么“金科玉律”,不相信一成不变的东西。僵化的思维注定不能成就优秀的管理者。如果一定要找出一条管理定律的话,那么这个定律应该是“管理无定式”。
信息时代每天都会大量的涌现出很多新的东西,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层出不穷。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管理角度说,变化本身逐渐成为管理的对象。“变革管理”成为管理学专家和管理者们常常探讨的话题,也代表了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
在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多样性条件下,不可能寻找到一种管理模式是永远有效的,不存在所谓“最佳”的管理模式,只有特定管理环境之下的最适用的管理方式,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具体的管理环境,选择具体的管理方式,对已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造、调整、并加以运用。
现今,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充斥着整个学术界,也运用于各企业。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同一管理模式在不同的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企业崛起,成功,壮大,有的犹如昙花一现,有的中途夭折等等,不胜枚举;同样的行业,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又都取得了成功;还有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规模、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环境下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有的企业一直沿用一种管理理念和一种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之下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了其不足,因此,为了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信息畅通、协调有序、对环境的变化反应迅速、决策及时准确、人力安排适当、工作岗位上合理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这是企业改革的关键和一项重要任务。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领先企业已经或正在尝试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涌现新的有效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现今,虽然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充斥着整个学术界,也运用于各企业。可是所有这些企业管理模式都可以按如下标准进行归类,即按照管理学基本假设前提,分为理性管理模式和非理性管理模式;按管理的对象,分为人性化管理和非人性化管理;按管理的结构体系,分为“纵向一体化”模式和“横向一体化”模式;按照管理的手段或方式,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按照管理组织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分为契约式管理模式和盟约式管理模式;按照管理的目标,分为产值目标管理模式和质量目标管理模式。
各种模式各有利弊,但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因为它们是特定历史阶段和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如果用现在的观点,有些模式确实过于陈腐和落后,但在当时环境和条件下也许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对模式的评价不能脱离历史,不能脱离国情。从发展趋势看,新旧模式转换,落后的模式向先进模式转换,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我们选择企业管理模式时,不但要注意模式本身的先进性,还要注意它的适应性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性质、方向与条件。
管理模式有如下特点:管理模式无定式,管理模式动态化,管理模式特色化。
建立企业管理模式应考虑的因素:企业管理的内容和范畴、文化基础、国情基础、先进性和前瞻性。管理者要根据组织性质,组织目标,人员构成差异,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下:双头鹰管理模式,理性化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相结合,扁平化和高柔性的混合型组织运作模式,实施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新的层级管理模式,新的自组织管理模式等等。
不管趋势如何?我认为任何一个管理模式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控制和预测。不管西方的管理模式有多流行,我们发现最后都会归结到中国最古老的思想——《周易》,会成为人们理解《周易》中所体现的内涵如此博大精深的证据。
伏羲创造八卦,用八个符号来代替当时的天气预报和季节变幻,后来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两两重叠,创造了64卦《周易》,含义也扩展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对周文王以前时代的一个历史总结,它总结了天地运行规律(天道),总结了事物发展过程,在过程中会发生那些现象,有哪些变化,怎么应对等等,到孔子时代,孔子又为《周易》做了注解《易经》,用十篇文章系统的讲解了《周易》内涵(象、数、理、占)和作用(指导人生)。
整合中西方两种管理思路,我认为是一件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