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它是什么?它像是抑郁症的“高仿号”,百度百科对它的解释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
可我却觉得,它像是一个箩筐,把那些“药石无医”的“抑郁症”兜揽了进去。这个“病”和它的症状一样,“看不到希望”。
2020年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学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几天后,在珠海,华语辩论邀请赛上,重回辩坛的老将石楠提到了他。他说,“我没有机会再跟这个同学对话,但是我想对有这样想法的同学说,有一点耐心,对自己有一点信息,我们所有付出的努力将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回到我们。”
多么温柔的鼓励呀!可温柔之下,所掩饰的,不正是刻骨的无奈么?
有人说,他们生病了。可他们却觉得自己无比清醒。清醒着看着扼在自己喉咙上的锁链,终于不堪忍受而窒息了。所以旁观者说,“你生病了”。生命的分量,让所有人不敢说一句“懦弱”。只有同类,会在灰暗的天空下,心颤。生怕宿命的诅咒有一天会缠上自己。
空心,是病么?
走在阳光下,什么都不需要去想的时候,心,是空的,还是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