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长

于我而言,成长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哪怕只有一点点。成长是在工作、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通过一些努力及方法,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活得更舒适的过程。

曾经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成长的核心是我们的[心智世界]与[现实世界]不断拟合的过程。心智世界包含概念、规则、框架。

概念:是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基础;

规则:是指不同事物间进行互动、联系的方式;

框架:是指心智世界由“已知”的部分,向“未知”的部分进行探索、尝试时,所遵循的一套思考方式。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通过不断接触新的概念、发现新的规则,从而反馈我们“旧”的心智,让其框架更新迭代,从而更接近[现实世界],此过程即为成长

为了实现持续成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保持开放心态:允许与我们不一致的观点,不要固化思维,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2)培养整体视角:锻炼自己从全局思考、发现事物运行规则、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3)保持多样性:多涉猎不同领域,学一门技能,培养一门爱好,发展一项副业,也许它们未必有用、未必能用,但一定能帮助我们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4)应用实验心理:凡是不要求一定成功,只当是做个实验,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关系,至少我们尝试过,增加了我们阅历,对事情有了更多理解;

5)实现连接:当我们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在某个关键节点,突然打通一切障碍,把过往各个零散的点串联了起来,形成一张网络。

当前的我,需要尽快在沟通表达及向上管理方面成长,把自己的心智世界从“学生思维”提升为“职场达人”。虽然我已经工作近10年,但依然是学生思维,过于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探求及积累,考取了多项执业证书,认为证书代表工作能力,把工作看成答题,只有“正确答案才是对的。但工作并非如此,工作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我们综合能力的体现。例如,领导让我测算某项目成本,如果当前不具备测算条件,算不出来,之前的我会抱怨领导总是刁难我,提出根本无法实现的任务,消极的抱怨让我无法及时向领导反馈,从而影响领导对我的印象。但其实我可以通过跟其他部门沟通,寻找类似项目成本,并做对比,向领导汇报根据对标项目测算的预估成本。

我在向上管理、汇报总结、逻辑表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尽快提升此方面能力,缩短心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从而更从容地应对工作、生活中问题,提升生活幸福感、满足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