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日行一记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内,所谓控制就是拥有完成的能力,我会把每天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目的是有朝一日回头再看,会心一笑,内心虽有波澜但趋于平静。我依然觉得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例如:结婚11年我依然深爱着我的老婆;我依然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
我本想在写作的爱好前面加一个所谓的时间状语,但我发现自己的写作生涯其实并不短暂,只是时间跨度较长且风格比较单一,我从初中就有写作的习惯,那时候的日记相对简单,只是每天发生事件的简单罗列;高中除了日记之外,还会涉及相关事件的感慨,前两天老婆还说我骗了她,原因是恋爱时我告诉她我没有恋爱的经验,她是我的第一也是唯一,但无意中老婆发现了我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描述了我对一个女孩子的爱恋,虽然只是默默欣赏没有勇气告白的那种,但老婆依然醋意十足;大学毕业后,我开始着力于写作,因为时间需要充实,记忆需要重温,我写了很多所谓的作品,大多跟大学生活有关;工作了,作品也从青涩走向了复杂,这是学校和社会的区别,更是花钱和赚钱的区别。
我想表达的是我的写作水平没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得到相应的提升。目前为止,我所驾驭的文章仍以身边的故事为主,我缺少天马星空的想象力,讲不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勾画不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总而言之,我依然觉得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一个所谓的写作爱好者想客串专业的角色寻找存在感和满足感,顺便混碗饭吃而已。
我认真总结自己并不成功的经验,学上的少;字念的少;书读的少,好像说的事同一回事。总之,我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和游览文学的海洋,自然也没有机会在此驰骋和徜徉。照猫画虎、久病成医、常在河边走都有一定的前提,我缺少的就是前提。这就是我读《简书》的原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随手阅读除了方便还能支配闲暇的时间,很多友人的评论也增加了自己写作的动力,我喜欢这种相互鼓励和赞扬的方式,都说赞扬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然也是写作动力的防腐剂和加速器。
我想我应该属于知难而退的人,这不是在歌颂自己见风使舵的能力,而是在批评自己遇事没有克服的决心和斗志。我觉得人的精神比物质来的更加的重要,“富不过三”的道理就是最好的诠释。当然,大家也都听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故事,其道理也是如此,钱总会有用光的时候,而精神则可以做到传承。以上所言皆是因为我想表达自己对于写作的观点,作为是一个并不富裕的人,我并不奢求有生之年能得到何等的财富,但我可以通过写作达到精神的传承。现在急需解决的是提高写作的水平及精神的高度,想做到下笔成文、言之有物,我也必须身在高处,这是我想传承的东西,也是自己所追求的写作的最高境界。从今天开始,我希望自己的标签能从“知难而退”进化为“知难而进”,而这种精神,本身就具备传承的特性。
为此,我写作的目的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楚。这区别于以往的写作,记得我曾经表达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冲破字数的极限,现在我开始注重质量的提升,如果质量高低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看个究竟,那就让时间去验证。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有好的出发点,其次就是作者要用心。我不太考虑受众读者的问题,我只想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弥补家中无书的空白,适合自己的应该就是最好的作品吧。
如果仍然不具备想象力,我不会强求,写好身边的故事即可。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我只希望能克服懒惰,抓住生活的瞬间,有感情的实现瞬间变为永恒。
在这里,有故事;
在这里,有情绪;
在这里,也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