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学会提问》第三章

理想的做法是,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改。

第三章导图

我深深地记得柯南小朋友在说“真相只有一个”时,竖起的那根手指。

因为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开始找各种不靠谱的藏身点,准备开始推理了。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里,推理被称之为论证,如果“真相”在此是结论的话,柯南列举的种种证据在本书中被称之为——理由。

第三章就是讲如何在论证过程中寻找作者列举的理由的。

也就是说,当有人在我们面前夸夸其谈,试图让我们相信某种观点时,我们就要秒变柯南,本着对“真相”近乎变态的执着,寻找对方言语里的蛛丝马迹——证明观点的理由,来证实或是证伪他的观点。

本章还提到了论证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顺序,既:先有理由,后有结论。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常识,却是我们很多人常常忽视的地方。

在现今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有意识的筛选,有选择的吸收,但即使是架起了这样一道防火墙,也无法避免有一些信息渗透进来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渐渐的形成了一些迷之观点,比如“穷乡僻壤出刁民”、“北方人每天都吃面条”“南方人普通话都不标准”等,这些观点逃过了我们批判性思维的遴选,形成了思维定势。

可是,我以为我以为就是我以为的吗?我们在三省吾身的时候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于是我们开始去检索我们想要的信息来佐证我们的观点,而与我们的观点不相附的证据则自动屏蔽,我们看到某个杀人犯正好来自一个贫穷的地区,就会点点头说,恩,果然穷乡僻壤出刁民,而当我们看到好人好事的时候,却从不想去考证他是何方人士。

不妨检索一下自己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点,问问自己,我们因何而形成了这些观点?

是因为是事实如此,还是因为这是“我的观点”,敝帚自珍,必须捍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读书笔记 前言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 这本书的目标是传授批判性的提...
    凫水阅读 9,291评论 0 7
  • 内容简介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
    少穻阅读 5,222评论 1 7
  • 那一年,生意不好做,她打算转行。 她有一个表姐,生活条件很是优越,经常看表姐在朋友圈嗮出国旅游,嗮车子,嗮房子。放...
    依语鱼阅读 2,839评论 0 0
  • “美国琼瑶”这个名字,不是我给Nicholas Sparks起的,但网友的这个比喻的确有几分道理。 这位男作家专攻...
    二十五岁的老奶奶阅读 9,252评论 3 7
  • 这段时间从学校搬回来,几十本书。 整理好了一个书架! 把儿子的书籍也整理了一个格子来存放。 这几天每天给儿子全部的...
    一切不过过眼烟云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