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晋城樊登读书会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4篇。
应书友要求,摘出原在微信里讲过的《悦读论语》,特别是易被误读的,加以修改,以飨读者。
《论语里仁篇四》第15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参”,曾参。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0岁。曾姓后裔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
孔子和曾子交谈,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道义,只有一个主题,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
孔子并没有说这个道具体是什么,只说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唯”,是是是。这说明曾子明白老师的意思,他了解老师。
曾子出来以后,孔子其他门人就问,老师刚才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说的一以贯之是什么呢?我们没听明白,你给说说。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说,我们老师一生的道,不过只有两条,就是忠和恕而已。有的人说了,不是一以贯之么?怎么出来两个字?
我的理解,这个”一“就是”仁“,怎么理解?前面我们分析过仁,简单说就是“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从个人出发来看,就是人与己的关系。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如果推而广之,仁就是人与一切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一切自然的生灵都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而言之,就是心中有“他或它”,与人相处随时随地地“替他人想”,尊重每个人的特性,即使与生物相处,也同样要尊重每种生物的“特性或差异”,才是“仁”。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字“忠”“恕。”中心之为忠,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如心之为恕,如同自己的心,也就是将心比心。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他人的态度。其实就是“仁”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张学良晚年访问日本,有记者问中日之间的区别。张学良说:大家都知道,日本向中国学习的,但可惜的是日本只学了一半,即日本只有忠,没有恕。日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对领导,还有对天皇,是非常忠诚的,甚至到了愚忠的程度,可以剖腹自杀。
但日本人没有恕的概念,没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所以日本人只有崇拜强者,不会同情弱者。所以日本人只有自己,本国的生存,而不会顾及他人的生命、他国的前途。
这种文化是非常可怕的,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极具破坏性,历史已经作了证明。为何安倍的支持率为何这么高?因为绝大数日本人都认为靖国神社内供奉的都是为日本大和民族拼命的民族英雄。
大家知道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忠;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可谓恕。
同样,在一个单位中,领导需要员工的忠诚,以单位为家,领导还要讲恕,即要关心照顾员工。
人与人交往也是,朋友之间要讲忠,遇事要帮忙,但不能以“朋友”来绑架友谊,不考虑对方实际情况,认为只有帮忙才够朋友,不帮忙就不够意思,这也是缺乏“恕”的表现。
自己有个心得,八个字:“替他人想,为自己活”。
一孔之见,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