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兒子放學后的筆頭作業幾乎為零,為娘的很是吃驚,問他怎麼回事。小傢夥倒也說得清楚——學校被查了,説回家的筆頭作業太多,學校被批評了,所以老師不留回家作業了,所有的筆頭作業都在學校內完成。
“學校被查?被誰查?”“所有筆頭作業都在校內完成?那我兒子是不是要經常留校了?”“這種狀況會持續多久?”一連串的問題,我都來不及細想就一股腦地湧上來了。
於是通過幾條渠道打聽,終於知道了个清晰。
事情是這樣的。
我兒子學校的一年級某班的某位家長,因感覺放學後的筆頭作業太多,於是向教育局遞了投訴狀。教育局有關方面極為重視,趕忙派專員下到該片區域的各個小學,明察暗訪,詢問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回家作業多不多啊,尤其是筆頭作業;記事本拿出來給我們看一下,這裡寫的“M(默寫)”是什麼意思呀,那裡的“大小寫(大字本和小字本)”又是什麼意思呀……
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們是絕不會撒謊的,必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樣一番調查下來,結果當然不符合當局領導們的心意。說好的減負呢?說好的一二年級不能留筆頭作業呢?說好的“快樂教育”呢?都是你們這群老師執行力不夠,更是校長不貫徹方針政策。
於是,有了開頭的那一出。
家長群裡的家長們炸開了鍋,有說沒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就不知道該如何輔導孩子的,有說不留作業考不上好初中的,也有説校長太“唯命是從”的……
家長的焦慮情緒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一二年級不允許佈置回家筆頭作業,而孩子們在課堂上能夠練習到的時間少之又少。
按照一個班級40个學生來算,一堂課是35分鐘,老師能夠分攤到每個孩子身上的關注時間根本不足1分鐘!
如果沒有家庭筆頭作業,家長們又跟著這個“快樂的節奏”昏昏然,到最後的局面是——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三方都不確定到底學會了些什麼,至於字寫得究竟如何,那就全靠“造化”了。
關鍵是,一旦升入三年級,按照教學進度又要開展各項學科的筆頭考試。我是真的不知道孩子們在二升三的那個暑假里,是不是要渡什麼類似於“升神升仙”的劫,否則怎可能突然之間就有能力去應付學校設置的各種考試?且考試成績都要被記入檔案。
也有朋友説,小升初都已經開始搖號了,所以不要那麼在意學校留不留筆頭作業了。所以他們是真的信了“快樂教育”一說是嗎?或者説這類話的人,其孩子本身走的就不是體制內的路?
説以上這番話的媽媽,家裡有兩個女兒,小女兒和我家兒子同班,大女兒則是初中生,所以她對於初中內部的情況,瞭解得異常清晰透徹。
我不知道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們如何撒謊欺瞞時,內心會不會有一絲矛盾掙扎或者不安?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説某所著名的小學,老師們通過開科研會確定了一套新的教學理論及方法,真正幫助到孩子們能夠快速地快樂地把知識学扎實。
我看了之後覺得很可笑,換湯不換藥的招數。在不改變目前的教學進度的前提下,任何的“先進理論及方法”,都是在往孩子們的腦袋里硬塞東西。差別在於,先進的方法換來了老師和家長的心安理得。
所以學校到底要不要留家庭筆頭作業,作業量到底怎樣算少怎樣算多,都不是最根本的問題。
根本問題在於,教育當局到底想教育出怎樣的“未來人”,是一群成年未成人的巨嬰,永遠需要有人在後面推他們一把,告訴他們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還是一群真正的成年人。
至於“快樂教育”這四個字,本身就存在邏輯上的迷惑性——到底怎樣才算快樂?沒有作業的學習就是快樂教育了?這也太簡單粗暴了!況且學習這條路原本就是逆人性的,根本不可能只存在快樂,早點讓孩子知道真相,對他們來說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