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秦始皇兵马俑展”来到长沙,曾经寥寥无人的长沙市博物馆突然开始爆满,甚至无法预约当天参展,今天又看了和兵马俑有关国漫《俑之城》,预感国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博物馆热将持续升温,文创旅游市场将会是很大一块蛋糕。
说回电影,《俑之城》讲述了地下秦陵中,男主蒙远是个出生卑微的杂役,却不甘身份平庸,希望通过捕杀恶兽地吼,实现成为锐士的逆袭人生故事。
捕杀途中,蒙远遇见神秘的女主史玉,她也要杀”地吼“,于是两人协力合作,并肩作战,途中彼此产生跨物种的爱情。
捕到地吼后,发现地吼袭击秦阳城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拿回原本属于它们的魔石,被崇拜的将军也不是表象看到的传奇英雄,而是战争起因的罪魁祸首。
面对感情和站队的选择,他开始成长,进而开悟,终于明白,身份、名利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爱的人,他生活过的土地。据说这部电影集合了业内30支顶级团队,上千名动画艺术家共同打造,用了五年时间,修改了37个版本,首次呈现地下陵墓世界的原创IP,此片还获得了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提名。
电影场面宏大,画面绝美,剧本却东拼西凑,情节生硬,整部电影看下来,只能说还行,离优秀还是有很大差距。
《哪吒之魔童降世》带火“我命由我不由天”,桀骜不驯、不甘平庸理念被大肆吹捧,《俑之城》开场迎合消费市场,主角道出“谁说杂役一辈子只能做杂役”迅速吸引观众;
捕猎地吼过程中蒙远跌落悬崖,遇见人生导师九尾狐,指导他”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当什么样的佣“;
恋爱过程中,智慧女主启发他“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你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自己”;得知地吼入侵真相,士兵逆袭将军只是假象,他悟出“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懂得逆袭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他爱的人和生活着的秦阳城。
这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剧本,可惜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不合常理的大杂烩。
大量其他影视中经典场景糅合在这部电影中,有种东施效颦的违和感,再加上主角光环过于耀眼,细节更是不容深究,连十岁的儿子看了都说:“主角就是主角,别的俑踢一脚就碎了,男主怎么摔都只是多了道划痕。”
我认为剧本失败有以下几点:
一、男主蒙远在女主指点下,只用了寻找地吼路途中短短几天时间,就从武术弱鸡,突飞猛进,成长为功夫高手,并因此捕获恶兽地吼。他的技能得来太容易,锐士的身份得来也太容易,没有成长的艰苦和心酸,所谓逆袭不过是伸手得来的主角光环。
二、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来得莫名其妙,一开始是见色起意,中间没有任何升华,就有了”一命抵一命“的牵强悲剧,接着九尾狐导师又化身汤婆,救活女主,情节拼接生硬。逆袭剧本又增加太多美好爱情画面,看到这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部浪漫爱情电影,带偏主题。
三、男主开悟这段本应该是故事高潮至高点,却表现得力道不足。是英雄偶像人设崩塌,还是恋人女主莫名死去,才导致他有如此透彻的开悟?故事并没有讲得让人信服。
电影剧本失败,但也不是毫无优点,值得观看但主要体现在画面制作和历史文化传承方面。
一、电影画面制作精良,秦阳城呈现出磅礴恢弘气势,即使配角形象设计也很细致精美,其中地吼毛发细腻,可媲美迪斯尼特效。
二、随着剧情的推进,兵马俑、铜车马、傩面具、傩戏、青铜羊、百戏俑、孔明灯等东方艺术瑰宝逐一展现,人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电影中,了解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
三、背景音乐韵味十足,看电影时就能分辨出古筝、琵琶之类的声音,后来查资料,发现音乐里还融入了编钟、萧、埙等古代乐器,这对于古代音乐文化传播有很好的影响。
再好的特效也需要扎实的内容相结合,否则借着国漫地陵打造的原创IP也只不过是热销商品,要成为传播永久的文化经典,还差着极大的距离,总的来说只能给七分。
最后,附上长沙博物馆拍摄的铜马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这个马车,在电影中的哪个场景出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