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意思
一窝蚂蚁,有什么好看的?
隔壁的五岁的小童,低着头,却看得津津有味。问他,他回答:有意思呢!他们像人一样,跑步、打架、一起抬东西,还困觉。这回答,有些朴素的哲学味道。
有意思,是个美丽的词语。拿它,可以形容生活、世界、人生、花草、云朵,一草一木,一颦一笑。可惜,我们被麻木所迷惘,被忙碌所束缚,被功利所诱惑,渐渐忘记了,原来,这个世界是有意思的——有趣,好玩。
阳光有意思,那是每天在你头顶跳跃的音符;雨点有意思,雨打芭蕉,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淋成落汤鸡也有意思,权当是弥补少年时的一场莽撞和大胆。摔了一跤也有意思,你看,这世界还是优待我,让我的脸接了地气。干脆扔掉雨伞,坐在雨中,看行者穿雨帘,渡红尘,不亦乐乎。
拿有意思的目光去瞧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还是蛮有意思。有意思里,蕴含着单纯、简单,有些幼稚、憨憨的,但快乐。看这个世界有意思,渐渐地,你会成为有意思的人。
能有意思,多好。人生漫长,有些意思,才过得有趣。“瞧,这个人有些意思。”这是对人最好的褒扬。
(2)等了18年的歌唱
临门是树。绿意葱葱。
隔窗看书,“吱吱吱,吱吱”的叫声,不绝于耳。是蝉,小时拿网兜捕捉过它,然后,残忍地把它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最后,声竭而死。不懂蝉为什么嘶鸣,不休不止,不知疲倦。“吱吱吱,吱吱吱”,让人在夏日里,心中起无数的疙瘩。恨不得投掷一块石头,让它飞去。
在一本书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资料:蝉的寿命长达十几年,前面的十几年的时光,蛰伏在泥土中。这漫长的岁月中,它躲在黑暗潮湿的泥土中,以泥为食,以露为餐,经历了在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最后,才破土而出。
我们能见到的,是它“风光”的最后时节,它们在树枝上栖息,在树叶间歌唱,在夏日的骄阳中,鼓噪着勃勃生命。
我们讨厌它的鼓噪、自以为是。如果,你知道了它长达数年的蛰伏,只是为了能来这世间“风光”一次,也便可以原谅蝉的歌唱,甚至,也会觉得蝉鸣的珍贵了。
(3)孤独,是自己和自己相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孤独都与人如影随形。逃不脱,避不开。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灵魂都有深层的渴望。热闹、安慰、陪伴,可以填补一时的空虚、空白,而真正的丰盈、生动,却只能靠自己得获。
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不必战胜它。和它相处,其实,是学会自己和自己相处。
(4)如此,甚好
八十多岁的梁簌溟看孙子跳霹雳舞。
孙子扭着屁股,舞罢。问:“跳得好么?”梁簌溟回答:“如此,甚好!”孙子是征求老爷子意见的,问他能不能学跳霹雳舞。老爷子身为清末遗老,骨子里有些顽固不化,少言严肃,对这种西化的玩意,向来不怀善意。本以为他不会喜欢,没想,老爷子却开明爽朗,还说“甚好”!
成熟是什么?
不是年龄,不是沉稳,而是当你老得走不动了,还如此睿智、通达。对于不同的人生、遭遇,还能豁达以待——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原则。
成熟,就是你的眼睛里、心理,能理解和容忍这个世界的不同。
(5)不在共振圈
一篇文章发表在一本杂志上。
兴冲冲地,将文章与人分享。因为,文章中提及了了一位朋友。微信截图文章,片发了过去,好半日,都没有反应。以为忙,再等,还是没有回应。最后,杳无音讯。有些莫名的落寞,就像一位殷勤的人,给客人捧上一杯热茶,结果,贴面而来的,是冷冰冰。
你的磁场,有时不一定会与别人共振。你关注的,或许是别人冷漠的。你在意的,也或许是别人忽略的。每个人,处在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关注、欣赏的也肯定与你不一样——你赞叹绿树葱葱的美,别人指不定想着把树做成家具;你为一杯茗茶而细品慢尝,别人却牛饮解渴,想着的却是茶杯落定后的一笔生意。这,或许就是话说不到一处的原因,也是你与他没有共振的原因。
夏虫不可语冰。蛰伏一夏的虫,没有经历过冬天,你告诉它冬天是有冰的。给他讲雪的冰清玉洁,给他讲冰的晶莹剔透,无疑是徒劳无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关注点。所谓臭味相投,终成圈子。那个关注你的,和你的共振的,最终,走进了你的生活、内心,成为了你的朋友、亲人。
(6)最简单,最动人
外面一片雪白,山也白了,路也白了,草也白了,树也白了。
而家里却通红通红,火炉和妈妈的脸,红红的,苹果和糕点,也是红红的。
竹久梦二的儿童诗,《火炉前》。
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白、红。最简单的色彩。呈现出的意境,确温暖、美丽。
文学和人际关系一样,到最好,往往简单,舒服。亦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