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给您造成困扰了。
客户说:“你不要总是说对不起,现在怎么办,对不起是没用的......”
以前我很爱跟别人道歉,而且心里会难过很久,时间久了,发现,虽然我的心是善良的,可方法不对,确实也是给别人造成了困扰,昨天在得到中听到关于道歉的专栏,如下位原文:
“根据机场客服的措辞,辛格把客服应对抱怨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建立关系型应对,主要是表达歉意和同理心,来拉近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是解决问题型应对,客服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上。
我们用一个机场乘客碰到的问题,来看看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对风格。一位乘客从洛杉矶飞往纽约参加面试,在到达纽约机场后却发现行李丢失了。原来,他的航班在芝加哥中转时,行李没赶上飞往纽约的航班,留在了芝加哥。他的面试材料全在行李中,而只有在下午一点之前拿到行李才不会影响他的面试。
首先我们先听一下建立关系型客服的措辞:
客服说:“很乐意为您服务,我对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通过您的登机牌和行李条查询到,您的行李没有赶上从芝加哥过来的航班,非常抱歉。我希望能想到好办法。我知道您的感受,我也有过这样的遭遇,现在这种情况肯定让您感到压力很大。您的行李会在两点半到达这里,五点半可以快递给您。实在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在知道乘客必须在一点前拿到行李时,客服接着说:“抱歉刚才的方案不行。很遗憾,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很难预测,所以我们才会建议乘客不要把重要的物品放在行李中托运。很抱歉,给您造成不便。可是今天两点半之前没有直飞的航班到达,抱歉没有能够更好地帮助您。”
最后,乘客只好接受五点半拿到行李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下解决问题型客服的措辞:
客服说:“您好,因为转机时间太短,您的行李没赶上飞机。我想想办法,尽快把您的行李运过来。我理解您的感受,让我看看最快的办法是什么。我们有以下几个选择:下一班直飞航班是两点半到达,然后五点半可以快递给您。”
在知道乘客必须在一点前拿到行李后,客服又说:“您的行李运到后,我们可以加急送给您,费用由我们承担,但最快也要三点半。如果不行,还有一个中转航班,行李可以在一点五十到达,加急的话,您可以在两点半收到。”
乘客这时候明白确实没法在一点之前拿到行李,选择接受五点半拿到行李的方案。
研究人员把这两段录音放给568名实验参与者听,让他们站在乘客的立场上对客服打分。结果是解决问题型客服得分较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人员发现客服与乘客的交流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认知阶段,客服要通过不断提问和倾听,了解顾客的问题;第二是探寻阶段,客服要开动脑筋,寻找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第三是解决阶段,客服要与顾客共同商量,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在第一个阶段中,道歉对缓解顾客的不满情绪有帮助。但在其它阶段,当顾客关注重点不再是宣泄情绪,而是解决问题时,道歉反而会影响顾客的评价。当客服说“我很抱歉,我也碰到过这种事情”,这会让乘客觉得客服没有专心处理问题,而是在转移重点。
研究者们还引用了一种领导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就是他人对领导者的能力评价与领导者表现的亲切程度,存在负相关性,也就是说,领导者表现得越是亲切,别人越是觉得领导者能力差。同样的现象,也可能存在于服务的补救过程中,如果客服表现过于亲切,顾客就更容易认为他们不够专业。
回到刚才的例子上,虽然客户接受的最终方案是一样的,但是满意度却不同。解决问题型客服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每个方案都能更早拿到行李。虽然没有最终满足客户的要求,但让客户感受到了专业。建立关系型客服只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不断道歉和表达理解来降低顾客的不满,反倒让客户觉得不够专业。
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只要是你的工作涉及与用户沟通,需要为他们解决问题,这项研究就能派上用场。我们可以试着使用研究者推荐的方法。
具体怎么做呢?当客户有了困扰,来抱怨时,一定要把道歉控制在交谈的最初几秒之内。同时,在措辞上,也要注意少用道歉和对不起这样的词,而应该说:“我承认我们确实出了些问题,但您可能希望马上着手解决问题,那么让我们开始讨论吧。”客户并不在意怎么道歉,而在意你如何拿出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跟对方谈任何事情,只要尽可能的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并用自己的专业或资源帮他解决问题,就能避免很多误解,同时也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良是好的,但没有附带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或者没有犯错后的复盘,这时候也顶多只是“愚善良”。
希望今后的我们都能活得从容、尽量不给他人和合作伙伴造成困扰,同时也希望我们身边越来越多解决问题型的企业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