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听话,背后会有一个控制型的父母,别不信

听话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让孩子听话的背后是控制。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打骂,如果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都是控制。

如果尊重孩子,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的,让孩子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生活。

听话的孩子小时候的表现是懂事、乖巧,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背后是讨好、恐惧,甚至是绝望,是孩子为了让父母满意、高兴而做出的围绕父母做的事情,是照顾父母的感受,违背自己的天性、压抑自己。

听话式的教育己成为中国式自以为傲的传统教育,殊不知害人不浅。

我个人对孔子部分的教育理念是持反对意见的,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完全是为当时统治阶级提供服务的一一完全听从、完全服从,不允许有自我和不同的声音。

今天老师用了很形象的花做了深刻的隐喻,不同颜色的花朵和气味特性不同,让我们知道人也一样,人性各异,每个人都自带生命密码,每个人天生都自带三个特点:

一、努力活着,好好活着;

二、人是有个体差异的;

三、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成长,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想想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呢。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使达不到,依然在拼搏奋斗的路上。

我们不喜欢不希望别人对我们的人生指手画脚,那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如此呢?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呢

一、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征所决定的。

乖乖仔,可能是孩子早期发育自我认同早闭,所有的问题,孩子都会压抑在心里,可能会出现躯体化表现,这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愿意看到的结果。

孩子不听话,出现叛逆,是行为化的情绪表达方式。

父母如果能看见孩子,并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系统。

二、听话的孩子从小一直被过度管理。

受到严格管控的孩子长大后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容易缺失学习的动力。

听话就是完完全全按照他人的安排和意愿去做自己,成了别人的附属品。

中国的社会发展史,曾导致很多人用卑躬屈膝的方式表达意愿和诉求,而如今,父母要用更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往日的糟粕不可取。

三、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是父母缺少安全感。

父母或许是幼年时的分离创伤,让有些人不自觉越来越想抓紧孩子。

当遇上孩子的青春期,父母失去了对孩子的掌控权和部分话语权,而感到恐惧、焦虑。

当意识到孩子不听话、有自己独立的见识时,就意味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也要学会逐渐放手。

综合上述,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希望青之于蓝而胜于蓝。妈妈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恰恰是他最需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