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樊登讲美国作家赖安.戈特弗雷森的《心态》,一连听了三遍。其中有一句话“他已经尽力了”,让我醍醐灌顶。
我不由想起前几天的一次语文听写,简简单单的听写,竟然只有七个同学全对。那一刻我异常沮丧,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我一直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努力?为什么这些人都对不起我的付出?”为此我纠结了许久,批评学生不努力不认真。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每每此时都让我产生深深的职业倦怠感。听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想法改变了许多。
作者讲他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到了酒店后,同屋的人已经把屋子弄得乱糟糟的。见他来了,连忙说:“不好意思啊,我收拾一下。”作者很生气,打电话向老师诉苦,老师说:“你觉不觉得他已经尽力了?”这句话震撼了作者,也震撼了我。我们觉得“他尽什么力,素质这么低”,可是老师说在他的能力素质范围内,他已经尽力了。
“他已经尽力了”当你有这种想法时,你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就是你不再专注于批评他、改变他,而是思考我能做些什么,能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的话,最起码不要骂他,因为他已经尽力了。这时我们要思考的是“我如何去做”,而不是我们简单的责备说,这个人太糟糕了,这个人没得救了。
语文听写没写好,如果我说他们已经尽力了,那么下一步,我要思考的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如何帮助他们,如何提高他们的听写质量?这样我就会走出沮丧的泥潭,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情,而不是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样一想,事情就会好办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好很多,学生就会自觉自愿的努力学习,事情就会向着良性循环发展了。
同时,这本书也纠正了我很多错误的观念。面对一个学生,我们经常说的多的是:虽然……但是……我们的眼睛盯的是学生的缺点和毛病,而不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我们经常做的事是限制和纠正,这样做的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的缺点和不足,而对改变缺点和不足是起不到太大作用。而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发现学生的优点,表扬学生,帮学生把他的优点做大做强,从而抑制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我们的生活从好变成更好!
只有改变心态了,我们的思维学习和行动以及生活、工作才能得到根本改变。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在问题之外。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一点不假,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别人,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