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体组织的形态结构图片,包括肌肉、血管、黏膜下组织,特别是蕈状乳头、丝状乳头和舌微循环图像,有助于加深对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的理解。
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常舌的组织切片分为黏膜上皮层、固有层、肌层三层,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其新陈代谢旺盛,每三天更新一次,细胞代谢障碍容易在舌面上反映出来。在黏膜层下有一层结缔组织叫固有层,其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舌腺管等穿行。舌背黏膜上覆盖有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其中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与舌象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丝状乳头细长如丝,形如圆锥状乳白色软刺,蕈状乳头其上皮不角化而透明,透过上皮隐约可见分布于次级乳头固有膜内的毛细血管,使蕈状乳头在活体舌面上呈红色。蕈状乳头内的微血管是反映舌色的主要部位。
通过对正常人舌黏膜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正常的淡红色舌质是由于黏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的血运丰富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其上面一层白色带有角化的黏膜面而形成淡红色,正常的薄白苔是由于丝状乳头复层扁平上皮的角化和脱落细胞,再混以食物残渣、唾液等,使舌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薄薄苔状物。
只有充分理解了正常舌象的形成机理,才能“以常衡变”去判断对比那些变化了的舌象,只有“通常”才能“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