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薄荷阅读的第三个一百天,才开始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原因是我家里已经有莎士比亚作悲剧的中、英文版了,而参加薄荷阅读除了想读点书之外,还想通过打卡拿到实体书、以便日后温习。莎翁的文学作品是我大学时特别喜欢、还没读完的文学作品之一。
时至今日,开始阅读二十多天了,我竟发现莎翁的喜剧和悲剧没有大学时代那么吸引人了。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种变化是理所当然的。莎翁的作品很重文采,大学时代它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文采特别好,在文学作品里赞颂和弘扬真善美。这特别符合学生时代的思想,不谙世事,只道梦想。
对比起来,现在的我认为参加薄荷阅读的第一个一百天,我读的《黑骏马》竟也比莎士比亚的作品让人受益,比如:从黑骏马的几度易主,看到社会上的人情冷暖,同时也看到每个马主人的性格特点……第二个一百天,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优点》,主要引导世人怎样和别人更好地沟通交流、悦纳自己等等,是我学生时代看不懂的、但是现在认为很值得看的一套书。前两个一百天的阅读,都使我有思想上的进步;当然要说文采已经远不如大学时代了,每次写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从不风花雪月了。但这第三个一百天,我还真不敢保证有什么进步,也许这也与我的初衷有关吧,我之前想着这个一百天读点纯文学的东西,放松一下心情。于是在心理学小说、哲理小说、悬疑小说等很多个系列摇摆不定了半个月,才最终决定书架重复就重复吧,重温一下莎翁的作品。
可能后面的《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系列会有点别的思考吧,目前看完的《仲夏夜之梦》的梦幻美好和《皆大欢喜》的理想主义,都让我觉得只是看戏,完全符合了我肤浅的初衷。而此时的我惊觉:我的阅读内容和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以前喜欢的作品,现在不一定喜欢了;以前认为晦涩难懂的,现在也能略懂一二了;以前只追求文采,现在开始追求内容和实用性了……
阅读口味的变化应该是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吧,我不得不感慨自己思想的成长也太慢了,这已经是2019年,我毕业的第五年了呀!不得不催促自己:多阅读、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