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晚睡得不够好,做了乱七八糟的梦,凌晨3点就醒来一次。下雨了,噼里啪啦打在雨棚上,我一时睡不着,我又想到昨晚打女儿的事。
女儿上高一了,已经学会了反抗,我一巴掌打过去时她一边大叫一边用手阻挡。我更加气急败坏,接着又一巴掌打过去,打在她下巴上,她怒视着我,推了我一把,我后腿了两步。
“你还敢还手了?啊?”我又一挥手,女儿没有再造次。我大声指责她:“你坐在这里一个小时了,一道题都没做,你就晓得装模作样……”看着眼泪在她眼里打转,我顿时心软了。我怎么又打她了?她已经16岁了啊。
我走出女儿的房间,感到手指有点疼,我下手很重吗?我忘了。我又一次垂头丧气,我的管教方法有问题,这太失败了。
这已经是暑假第三次打孩子了。第一次因为她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20名。想到考试前我天天督促她复习复习,她就是不听,反而抓住一切机会玩手机。我还以为她在学校复习得很好了,想到要劳逸结合,也没强迫她看书。现在露馅儿了,我感到自己受了蒙骗似的恼羞成怒,劈头盖脸打了她一顿,她不学习就该受到惩罚。
老公为此和我大吵了一架,他觉得我逼孩子太甚,动手打孩子更不可取。而我怪他当着孩子的面拆我的台,他不管孩子就算了,以后还让我怎么管教她呢?
第二次是她偷偷买了很多化妆品,在外面把包裹拆了,鼓鼓囊囊装在她的背包里。她进屋时走路跟平时不太一样,很刻意遮挡着包,我和她爸坐在饭桌前催她快点过来吃饭。
她把包放下去洗手,我立刻走进她房间,打开包一看,吓我一跳。妈呀,这么多化妆品,眼影,腮红,蜜粉,眉笔,眼线笔,面膜……我气极了,马上咆哮起来,“难怪你成绩这么差,心思都放这上面,那天才告诉你不要再乱买东西。你拿着手机不是打游戏就是逛淘宝,最近收到多少包裹了?作业不做,我让你买让你买……”我边说边把东西往外扔。
女儿叫道:“你凭什么翻我的包?我没用你的钱,我买东西怎么了嘛?你给我摔坏了……”“你奶奶给你钱也不是让你买这些东西,你奶奶给的钱就能乱花了?马上给你奶奶打电话,看你奶奶怎么说。”
女儿还跟我嚼嘴,一想到她学习上的懈怠和懒散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举手就扇了她几巴掌。
老公这次和我“同仇敌忾”,也狠狠骂了女儿一顿。回到房间又指责我:“你怎么又动手打她了,她都这么大了,你打伤她怎么办?”“我就是性子太急了,下手也没那么重。我知道不该打她,可我就是忍不住。”
作为母亲,我处处教育她要改正错误,可我改了吗?我都改不了,为何要求她一下就改过来呢?我太心急了。
就像一本书里说的,每次管教孩子就像进入二次世界大战,家里的气氛降到冰点,每颗心都在流血。
每每这时我就特别想找人倾诉,想听听他们的意见。我跟几个同学发去消息说我又打孩子了,他们无一例外不指责我。
一个同学说:“只能说明你的方法有问题,娃娃大了,只有讲道理,或许效果还好点。”另一个说:“你不能这样,把女给我带吧。”还有一个同学更是苦口婆心,他说:“只能讲道理。只能讲道理。只能讲道理。重要的事说三遍。”“只能,只能,只能。”“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再打了。”“你不是天天看书吗,不是有很多理论吗,不是很能分析吗?”“那只能希望你们母女不要反目成仇。”“关于小孩,以后烦心的事会更多。望好自为之。”
我又开始百度“动辄打孩子的后果”。我看见一篇知乎上的文章,是作者讲诉自己的亲身经历,下面是原文片段——
“于是,我边写作业边玩手边的小玩意,或者满脑子胡思乱想,渐渐习惯于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的任务。”
“我小时候经常因为成绩的事挨打,我的父亲发脾气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狠话,比如‘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就你这样以后只能拾破烂。’之类,这使我也对成绩差产生出潜意识中的恐慌。”
“高中的三年过的很凄惨,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胡思乱想。我不是不想努力,根本做不到。”
“最近两年,我逐渐开始和父亲恢复一定的关系,偶尔会聊一些比较正经的事情,但对我父亲仍然保留的惩罚,是不再开口叫他‘爸爸’。”
“他非常后悔当初打我,我则告诉他我能理解他,让我们彼此保持一种陌生的敬意,我们之间注定不会有深厚的感情联系。”
“我写了这么多,如果有人读了,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宽容,我就非常开心了。”
作者最后一句话让我很震撼,“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宽容”,是啊,我也该对女儿多一份宽容。
打了孩子之后我需要找人倾诉,难道女儿不需要吗?可她的手机在我这里,她不能找她的同学诉说她内心的委屈和不满。
我走进了女儿的房间,跟女儿道了歉,看着女儿舒展的眉眼,我放心地回来睡觉了,快12点了。
我发誓,我不再打孩子了。
雨啊,你下吧下吧下吧,才凌晨3点多,我要调匀呼吸再次进入梦乡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