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制造热门的方法,是把当下的几种令人不满的现象缝合在一起,试图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去解释它。
现实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这篇文章也颇有一种阴谋论的味道(缝合肖战、阅文、入关论,覆盖面极广),给人简化思维的爽快感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好,说点实际的。笔者一直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可见的天花板,而且这个天花板眼看就要碰到头了。一个应用能创造的价值正比于(用户数*平均使用时间*单位时间消费能力)。第一个因子,当用户充分下沉,全世界都没有增量的时候只能从对手手里抢,你多一个我就少一个,很好理解。第二个因子,我们把人一天的时间分为工作、休闲、睡眠三部分,工作日的休闲时间已经几乎占满了,剩下的从旅游、院线、商场手里抢注意力从经济上怎么看都得不偿失。第三个因子,互联网流量获利的出口看似不少实际极其有限,总可以归纳为软件买断费用,会员费,打赏,游戏增值服务,广告。前三个很依赖人自觉,目前还没有大平台靠前三者能抵消成本的(除了少数直播平台靠打赏盈利)……而后两者,人的消费能力是有极限的,当我们看到又氪又肝的手游和带货主播这种究极模式时真的不禁感叹,从人手里压榨金钱时间的手段已经逼近目前技术的极限。
你说海外市场?海外的人口也是有极限的,无非是把这个天花板变成5层小楼,而且上面几层早有人耕耘,还是抢来抢去的问题。
想突破这个极限,绝对不是打倒一家垄断巨头换上另一家就能解决的事儿,BAT们想要完成“时代赋予你的使命”,要做的都是些科幻级别的工作:
减小贫富差距提高人均消费能力——这……
做出完美的脑机接口甚至直接脑后插管直接占据用户所有时间——这……
开发工作时间的生产工具(zoom、前Office、Autodesk、Adobe等)改变生产模式——这个倒是显得有点希望
……
虽然这些事实很让人绝望,但我还想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