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比赛的结束了,进入决赛的十支队伍中选出前三名。很遗憾,我们没有进入top3。听过其他队伍的答辩,包括问题的切入点,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路线等,给我非常大的震撼。
- 每个队伍都有非常独特的想法和思路,有的队伍的切入点非常非常的巧妙。
- 有的队伍是完全从交通方面下手,背景也都是交通学院的学生,但是在数据处理,特征提取,写代码方面的专业程度完全不亚于计算机系的学生。
- 有的还是大三的本科生。
- 有的还是97年的妹子。
- 有的队伍的答辩准备的非常专业,全程一个字都不卡顿。
所以,我时不时的后背冒冷汗,被这些人的深深的震惊到。一个人怎么可以TMD这么牛?他是不睡觉吗,24小时在学习吗?这个idea是怎么想到的?怎么本科生也可以这么厉害?等等。
另外一个收获是,听到了滴滴的CTO,技术大牛的分享,感觉滴滴的确实在做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就是CTO告诉我们,每天滴滴都会被使用500w次,这些高质量的车辆轨迹,速度信息再用来预测人们的出行,城市的拥堵,或者是进行道路红绿灯的配时。让我感到更cool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想法,滴滴已经在济南和交警合作,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另外就是,很多技术大牛,HR姐姐,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都非常随和,在吃饭的时候,对于我们的问题和好奇,也会给一个很认真的答复。在北京的这几天,每一个环节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用心安排。比心,哈哈 ~
这是我参加这类型的比赛最成功的一次,之前全是失败的经验。回想起来,一路过来还真是不容易。在冬天的时候,每次讨论都是在学院楼道的桌子上面,几个小时下来,手脚冰凉。很多次兴冲冲的想到一个idea,然后各种改代码,几天下来,发现没有卵用。各种赶在timeline之前的突击。
我的感受是
不要被困难吓倒,想想还是有办法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心态上还是要积极一点。
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陷入一个局部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写代码的时候,在思考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时候,还是要记的自己的大方向。能不能在写代码的时候,自己的代码的复用性更强,可读性更强。如果多个人都要用到的一个功能,能不能写成一个接口,大家一起复用。如果这个代码要经常根据要求改来改去,能不能减少每一次修改的时间消耗。
teamwork
既然是一个团队,我们都应该去学着去更好的倾听,沟通和表达,学着去适应teamwork。
分享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