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说个故事吧!
我有一位同学A,家在农村,A的亲戚,姑且称之为W君,在A的眼中就是一部传奇。
W在家排行老二,因为是女孩,所以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自然不受待见,加之不爱学习,小学3年级就早早辍学。为了走出大山,她在15岁那年,毅然奔赴遥远的上海,独自谋生。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拼体力,所幸经过几年的摸索,她很快便站住了脚,每个月定时给家里人汇钱,那时候没有支付宝,只能步行去10里以外的邮局汇钱,以至于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她了。后来又去了上海一高校食堂,在那里她与他邂逅了,她浑身散发的大都市气息牢牢抓住他的心,他作为一名留学生,自然是有时间限制的,她幻想着与他在一起的日子,一切都那样让他如痴如往。
只是,没多久,幸运之神,再次降临。房东离婚,要5000块钱将独院卖给她,她犹豫了一下,那是一笔不下的数目,毕竟自己 这么多年的存款只有3000,她陷入了沉思......
当她将自己的初恋告诉家人时,自然遭到了所有人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就是一辈子嫁不出去,也不会嫁给一个日本人,尽管后来他担任大学教授,回来找了她几次,甚至通过关系将信和礼物寄到了那个遥远的小山村,即使这样,她还是考虑到家人的想法,含泪烧掉这些蕴含一生的情缱。而与此烧掉的还有那座独院,在父亲听到这件事后,要求她将自己的存款寄回家,理由是给两个弟弟盖房子,她及其她的同事都不同意,但是她的母亲及祖母在电话那边骂道:
你个死丫头片子,有钱不给家里人存着,还准备买什么破院子,家里面随便一块地方都比那大多了,要是敢买,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逢人便说自己养了个白眼狼,自己不如当时把她掐死,结果,可想而知.
这两件事情发生后,她似乎对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索性不回来了,直到祖母病重,才回了一次.而这一次,她却变了.
在回家的车上,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
这个人就是小胡,小胡看上她的气质与美貌,用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去追求她,她都没有答应,在叔父下葬后的第二天,便离开了,原本以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可是,小胡每天去她家里大闹天宫,软硬兼施.逼她同意.听着父母的抱怨与诉苦,她动心了,毕竟那个人口才那么好,毕竟小胡的父亲、哥哥都是当地的官员,毕竟他曾经亲自跪地为她点烟,毕竟她为了追求自己付出很多。虽然,经过很多次犹豫,但是听着父母的苦恼,她还是同意了,因为她不希望父母因为她而受尽村里人的白眼,因为她整天唉声叹气。
结婚后,每隔几天都大吵一次,后来干脆对她实行家暴,再到后来她带着2岁的儿子离开家,永远不再回来。而在她同意嫁给小胡之前,有一位北京当地的工人小王苦苦追求她,只是他父亲早故,母亲瘫痪在床,而且嘴笨,不会哄她开心。
在能说会道与木讷嘴笨,她选择了前者。
在爱情与幻想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有人曾说,人一生中会遇到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我认为没有7次,只要一次,便足够了,何须7次。
如今的她,依旧蜗居在那个与她毫无关系的帝都,每天饮酒哀叹自己不幸 的一生,痛骂着周围人对她的亏欠,大骂世界的不公平。顺便提一句,当年父母用她 的积蓄盖 的房子,如今已价值百万,当年那个5000块钱的小院子早已淹没在上海繁华的商业中,那个对她家暴的小胡,如今在二线城市新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她一无所有,无根而归,注定是一个身体与灵魂漂泊的异乡人。
她说自己的悲剧是因为太孝顺,太听父母的话,太替父母考虑,而我认为并非如此。
表面上那是孝顺父母,实则是软弱,不敢尝试,对自己不负责任。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争取自己幸福的同时,替父母着想,而不是一味地满足父母的要求,忘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