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作是对家人的好,在我以前的观念里面:我认为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对他们好,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我之前定义的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以后在广东给他们买一套一百多万的房子,能够舒服的住上,想买什么衣服,想吃什么东西不用考虑钱的问题,我有能力在物质上给予他们保障,这就是幸福!
但是今天我发现我错了,物质富足但是不一定就是幸福,以前看新闻我了解到有的人家里很有钱,但是夫妻双方有一方出轨导致关系破裂,又或者自己家有房有车,但是儿子或者女儿特别叛逆导致亲子矛盾等过得其实并不幸福,当然不排除有物质富足并且也过得幸福的家庭。
来佛山这几天对于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有了新的定义。
从小我就是一个留守儿童,用我们村里人的话说我是一个“公仔”,意思就是被很多人带过,很奇怪的是我小时候不认我妈,都不叫她“妈妈”的,现在还有一个印象就是小时候有一次我妈给我洗澡,我吵着闹着对她说:“别碰我的肉!”,让人哭笑不得,现在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很滑稽,哈哈!
因此当其他人一般在青春期叛逆的时候,我是从小就很叛逆,后来上高中的时候,也许是爸妈觉得我有升学压力,所以不管我做什么,爸妈都很支持我。
然而上大学以后,我开始折腾了,在他们看来我又开始叛逆了,虽然我其实是一直都很叛逆,只不过他们很少带我拉。
在叛逆的过程中与他们发生过很多冲突,然而很多时候都是情绪化的冲突,比如我大一的时候代理手机电脑,他们觉得我被洗脑了,在搞传销,进而每次通电话就是一顿骂,我爸甚至说:“你再继续做,我就和你断绝父女关系!”当时双方的心情都很糟糕,我叛逆的不听他们的,他们也为我操碎了心。
再比如昨天分享的生活感悟中写了我暑假经常因为家务活而与父母发生冲突,因为他们总是嫌我速度太慢,催我洗碗,扫地什么的,我很不情愿做,越催我,我就越拖着干活;
他们对我大声吼着说话,我也毫不留情的回击过去,他们说我一句,我甚至可以对着来10句,只因为心里憋着一股气:“你们凭什么对我发火!”所以经常因为情绪化,双方都心里很不舒服。
直到这几天与父母心平气和的交流,比如昨天我和老妈聊天
我:“妈,你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妈:“对你的期待是希望你能发展好一点,做自己的事情,能多陪陪我们。
我:“那你是不是觉得我多干家务活让你们能有片刻的休息,在你们眼中就是好?”
妈:”当然不是,其实家务活你干不干都无所谓,反正每天都差不多是那点事。”
这一刻我才明白原来这才是我妈对我的期望,而我之前幼稚的想法是:“怎么老是让我干活,吃力不讨好,总是指责我。”心里郁闷老半天。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我速度太慢了,想让我多干家务活锻炼一下而已。
而今天与我爸聊天,我开始了解他的思维模式。缘由下午我爸带我去一个有了十几年交情的朋友家里玩,以前同在广东一起打工,从我小时候懂事开始,几乎每年都会有来往,我爸的朋友之前创业,现在自己是老板,在这边做家具生意,有一套上百万的房子,也有好几辆车,其中一辆是奔驰,然而我们过去的时候,发现他们夫妻之前吵架了,叔叔在外面忙,阿姨在家,大概是说叔叔的脾气很大,甚至把家里面的电视都摔了什么的,阿姨觉得很委屈,觉得叔叔总是冲她发脾气,但是对别人比如公式员工都很好。
然后我和老爸在回来的路上,有了一段对话,大概是
我:“爸,叔叔总是冲阿姨发火而对别人很好,我也经常看你和妈妈相互对彼此发火,为什么呢?”
爸:“因为对别人发火,别人会生气,得罪了别人,会记你一辈子,但是对家人发火,是不会经常计较的”
我:“但是这样会让家人之间不舒服啊,你们在外面奋斗是为了什么呢?”
爸:“当然是为了让家人幸福。在外面奋斗受了委屈,也只能在家里发火,不能对别人生气”
我:“你们在外面奋斗是为了让家人幸福,受了委屈回到家却对家人发脾气。”
然后我爸又重复了上面第一个问题的回复
接下来
我:“爸,你的目标是什么?”
爸:“我的目标是把欠的债还了,然后存一些以后养老的钱回老家(湖南)养老。”(因为去年六月份老妈出车祸做手术花费了不少,借了许多钱,老妈差点丧命,不过很幸运经过大半年的调养恢复很快)
我:“爸,那对你来说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呢?”
我爸很正经的说:“我认为幸福就是和你妈以后白头偕老”
我忍不住大声说:“好浪漫啊!”
上面和父母的对话就发生在这两天,因为我改变了自己,基本没怎么和他们再发生情绪化冲突了,主动做家务活,主动告诉他们我在干什么,耐心和父母沟通,开始慢慢了解父母的想法了,也许这也是一种成长吧!
其实当自己改变了,你会发现自己处理事情,与人交流方面什么的都在慢慢发生改变,当然不管怎样,都希望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变得越来越好!
什么才算作对家人好,我依然觉得是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定义则不只是物质富足,还有多陪伴他们,与他们耐心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尽量避免情绪化冲突,做一个懂事成熟,让他们放心的“永远的孩子”。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