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想事成的能力是越来越强大了吗?好像是的。前两天听得到,突然间想到,为啥得到上不上个心理学专栏呢?结果今天就在得到上赫然看到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专栏,而他,恰好是我喜欢的心理学专家和老师。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读到了一句话,就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就觉得自己好生幸福,可以活在这样的时代,可以如便捷的获取各种资讯和知识,乃至让自己变得更加智慧成为了可能。
比如,几天我看到武志红老师如是说“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于是,我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了,至于为什么感动,却是说不上来。又比如,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里有句台词:有的人活着就是对某些人最大的帮助了。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无比的震动。自从有了得到上的众专栏和认识了蒋勋老师后,他们就成了我的半颗安眠药。无数个夜里,静静的听着“中国文学之美”或者“细说红楼梦”,在蒋勋老师温润的声音中睡去又醒来,心底有股淡淡的幸福飘过,不禁想到:真好,在这样浮躁的社会里,还有这样踏实温暖的人,把文学的魅力娓娓道来,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有时候,我会放熊逸老师的专栏“熊逸书院”从头至尾的听一遍又一遍,听着他另类的解毒中国传统古籍,有时不禁会笑出声来。在他的解读里,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多了一层别样的美,甚是喜欢。
回顾过去几十年,有种白活的感觉。这个世界如此的多样化,我还有许多我熟识的人却只活在那么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真的有点可悲。可怕的不是自己不知道,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难道不是吗?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社会上流传了几十年,但是把它当回事的人少之又少,包括我自己。前人花那么多的时间,写了那么多的好书,我们可以用那么便宜的价格买到,可是,真正读书的人少之又少。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多读好书,并且学以致用,这样才会对这个世界和社会有更好的理解,才能和世界建立更多的连接,也才能更加幸福的活着。比如想要更好的活着,势必要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但是如果不系统的了解心理学,又怎么可能了解自己?
再比如,理解一件事情有多种角度,可是如果你的思维模型是固化的,你又怎么可能正确的去理解这件事?于是建立多学科思维模型显得非常必要。而这些观点,来自于《穷查理宝典》,这部堪称投资界的巨著。
再比如,你要教育小孩,你却连孩子这种物种的特性都不了解,那要怎么入手?你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不了解孩子成长的阶段,那就只能胡乱的养了。而这些知识,在一本特棒的书《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童年的秘密》里,都有详细的论述。
再比如,你想开一家公司,你可以参考《让大象飞》、《精益创业》等。
甚至,你想让婚姻更加和谐美满,都有方法,请看《亲密关系》、《爱有8种习惯》等。
前人的智慧,后人的阶梯,一点都没错。
会读书,是一种能力;能把一本看不懂的书看完,更是一种能力!
想听书,樊登读书会可以解决。不过,还是自己看吧,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