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
第三章 存货
学习思考:
1、确认和初始计量,就是看是否符合资产定义,核算价值多少钱;
2、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主要核算如何计提折旧,资本化及费用化后续支出分别处理;
3、固定资产处置,主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过渡处理,期末结转损益。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确认条件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持有目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寿命)
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区别于无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达预定状态前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1、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价款、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专业服务费)
2、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按相关项目先计入在建工程,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转入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
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成本不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而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各期实际支付价款之和与其现值间的差额,在达到预定状态前符合《准则17号——借款费用》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余部分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价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贷差额,负债类科目,属于长期应付款备抵科目)
贷:长期应付款
编辑搜图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1、自营方式建造
1)完工后,剩余工程物资转为存货的,按实际成本结转;
2)建造期间盘亏、报废及毁损的,减去残料价值及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成本;
3)建造期间盘盈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成本;
4)完工后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计入当期损益。
5)达到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自达到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成本等,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后,调整原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提折旧额。
6)建造期间,通过“在建工程”核算,达到预定状态后,转入“固定资产”
7)高危行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形成固定资产的,先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同时,确认相同金额的折旧,以后不再计提折旧。(一次性计提专项储备折旧,其他折旧分期计提)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通过招标方式将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施工企业组织工程项目施工。
1)对建造承包商而言,主要核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计入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支出;
2)对发包企业而言
a.按合同规定结算方式和进度定期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结算工程价款计入在建工程;
b.待摊支出,不计入单项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固定资产共同负担,如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盘亏、报废、净损失等
c.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3)主要会计分录:
a.按合理估计的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XX 工程
在建工程——安装工程——XX 工程
贷: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
b.完工时,按合同规定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c.需安装设备运抵现场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XX 设备
贷:工程物资——XX 设备
d.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待摊支出: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e.结转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待摊支出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1、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但是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入账。
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方式取得
参考《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12号——债务重组》《准则20号——企业合并》规定确定。但是,后续计量和披露应执行固定资产准则规定。
3、盘盈固定资产成本
作为前期差错处理,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处理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因固定资产价值高,不经常盘点,所以不通过当期损益核算。
(四)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初始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金额与现值差额通常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企业应当根据《准则13号——或有事项》计算确定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
编辑搜图
(五)达预定状态前或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按照《准则14号——收入》《准则1号——存货》规定进行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分别核算收入和成本,不应将收入抵销成本后的净额直接冲减固定资产成本或研发支出。
财报中列示时,还应区分是否为日常活动:
日常活动分别计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列示;
非日常活动,计入“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列示。
我是寡言少语,一个怀揣梦想的小伙伴
感谢~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每天与您分享更多干货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