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华灯初上,我们走进深圳市的甘坑古镇去逛逛。这座古镇起源于明清时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客家古村落 。体现了当地本土客家民居、民俗、建筑、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特色。不过,现在的古镇都具有浓厚的商业的浓厚气息。但是,人来游园,无非就是吃喝玩乐吧!
但现在这座古镇经过修建,一座座精致的四层竹楼点缀在古街两旁,檐角翘起,古色古香的木楼,这里还有著名的甘坑炮楼。街道两旁各省美食齐聚于此,有湖南湘菜、陕西面食、客家菜……应有尽有,供你品尝。当然也有穿上古装,穿越几千年时空,在花前树下排艺术照的靓丽女子。这里,已经具有浓郁的商业气息。据说,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对客家人的侵扰,做白糖生意的村民彭振芳出资修建这座炮楼。这多炮楼高四层,总面积900平方米,天台为方筒式女儿墙,外面呈方形,四面开瞭望窗,顶层有竖条形射击孔。
炮楼基座为灰色花岗岩材质,墙体主要用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材料由砂石、生石灰混合,可能还浇有红糖水以增强黏合性,具有坚固厚实的特点。
炮楼当时起着保卫村民的作用。据说:民国初年,甘坑一带土匪横行,炮楼用于防御土匪侵扰。平时村民在排屋生活休息,遇上土匪来袭便迅速钻进炮楼,妇孺老人躲在下面,青壮年则冲上楼顶,用土枪鸟铳等抵御外敌 。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养伤和指挥战斗的地方,东江纵队组织的自卫护村队也依托炮楼进行护村自卫活动,为游击队提供重要情报 。
如今,甘坑炮楼是集党性教育、爱国教育、客家文化展示三位一体的教育基地。在这里,不但是来赏美景,感受这里的文化气息,更多的的是感受历史的文化古迹。客家人,生生不息,流传着他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