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食物口味的偏爱,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而这背后其实还藏有一条经济规律,那就是它吃起来划不划算。那些能以最有效的方式给我们补充营养的食物往往就会显得更“好吃”。
“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动不动就以“吃货”自居,中国自古以来也常讲“民以食为天”。但具体到吃什么,不同民族的食谱可就千差万别了。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人,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不同民族在饮食习惯上有那么大的差别?比如说,像蛆虫、老鼠这些我们想想就觉得恶心、更别提张嘴吃的东西,在有的民族那里却属于美味?一种食物被某种文化所青睐,到了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为禁忌,这又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为什么吃又为什么不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想要给出一个系统合理的解释也许还真不那么简单。
在马文·哈里斯看来,人类的口味不是由文化和价值观预先决定的,而是与自然环境、气候以及生产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解答口味之谜的钥匙,就藏在对营养、生态的收支效益的分析中。在《好吃》这本书里,马文·哈里斯拿我们能想到的大部分驯养动物、昆虫甚至人类自己作为例子,试图证明,人们为了获得等量营养的食物所付出的代价越少,这种食物就会越合乎人的胃口;反之,为一种食物付出的代价越高,这种食物就越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