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的一本书,虽书讲住宅设计,满眼看到的都是产品设计。
近期也在规划 0-1 的产品,架构简单,但要面对无数种解决方案,如履薄冰。
以前也有把产品当作建造房屋的理念,一个页面是一个房间,来到房间要有明确的目的,跳转房间要清晰、明确……这本书更侧重产品规划的理念吧。
摘录一些有共鸣和启示的语句,原来产品和建筑也是共通的。设计的思路非常好😁
拥有好住宅的秘诀不在于能够满足你多少需求,而在于它能够锁定你多少需求。
对无限膨胀的要求进行目标锁定,我们便能够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梦想不是横着一字排开,而是把它们竖着拍成一列去考虑。
产品新人总是喜欢,想太多!1.0版本该做什么很是迷糊,“最小的闭环”是我在做第一个产品时,被骂记在心上的。
有这样两个概念——骨架Skelenton 和 填充物 infill。
简而言之,骨架就是结构构架,放入其中的东西便是“填充物”。首先完成结构构架,然后再根据需求慢慢增加所需的空间。
我所理解的产品,重点不是信息呈现层,而是理解产品的立足点后,从战略层和结构层,给出骨架。
每种方案都一样,住宅建造都时候,不仅要符合既定都预算,还要考虑基地上布满法律条框都限制条件。
同时,还要满足客户都无数想法和希望。
所谓设计就是,在这些限制条件和可能性之间找到平衡,创造出符合该环境都舒适住宅。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总会留下许多无法实现都需求。
不要消极认为这部分是“无法实现都愿望”而应该乐观的期待,享受这些空间在未来可能产生都可能性。等到真正需要都时候再增建房间,才会得到符合用途都空间,不至于浪费。我们应该这样想,未完成都住宅今后将会朝着要完成都目标不断发展。
做规划都一样,找出平衡,不拘泥那些无法实现的。
对了,盖房子都过程和等待孩子都降生十分相似。和经过十月怀胎的等待生下来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可爱一样。对于花费时间慢慢等待,翘首以盼的房子也会产生相同的感情。
跪了,🤝 每个产品都觉得是我的孩子。总觉得花了团队的时间和精力,我作为一个决策者,负有更大的责任。
界定日常和非日常两个概念很难,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其定义也会有所不同。
在有限的条件下,很难建造一个面面俱到的房子。
事实上,考虑到将来的事情固然重要,但将来的情况未必会如预料的那样发展。首先应该解决当下确实存在的问题,对于尚不能确定的将来的状况,最好留到日后再解决。
是仅仅为了一天,而使得剩余三百六十四填都过的不自在;还是每一天都认真度过,让其他的三百六十四天都过的悠闲充实?这个选择恐怕并不困难。
地震对设计的影响……关键在于地震发生的概率建筑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种难题,无法立即判断抉择的优劣。
界定产品功能,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也总是觉得很纠结。前辈有很多经验,核心用户、核心场景去抉择,理念是很像的。
不节制地想要实现所有欲望的住宅,实在是数不胜数。
设计不仅仅是装饰,有时候什么也不用去做,保持原态置身其中,也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设计。
人生只要有一次机会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都会希望在房子里放入愈多梦想愈好。
要打造优质住宅,不能把琳琅满目的梦想一字排开,让思考纵向排列,才能营造出舒适的空间和优雅的生活。
也是0-1面临的需求太多的抉择吧。
要将错综复杂的生活方式简化 不要细分空间 。
min浴室 客厅 尽可能打通
我们在考量照明器具时,容易被其形状和设计迷惑,而忽视这种照明器具是否投射出优质的光线。
不露光源的间接照明,以及透过和纸或漂亮玻璃的半间接照明所映射出的空间异常美丽。
稍微降低光线的重心,容易使人放松身心。照明必须挂在天花板上XX
对于住宅布局、灯光的好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