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早起,读了娜塔莉·戈德堡的《手写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这本书。
其中有一章写的是初始的意念,其实,和黄鑫老师写的《用写作重建自我》里的15分钟自由书写,有异曲同工的写作理念。
说的都是写作不应该受束缚,要让自己的思想自由流淌,不管逻辑,不管词句不通,尽管随当时的情绪自由自在写作。
娜塔莉说,经过深思,基于礼貌、恐惧,加上对自然无矫饰的语言感到难为情,内心潜意识的想法被压抑住了,写出来的东西合宜但无趣。
说的就是写作时,第一灵感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束缚自己,心中有太多杂念,写一句,想一下,是否符合逻辑,这样的话,充满真实的自己就会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住。
比如说,你写你正在开心看海,突然又写到了10年前的自己,这两者看似没有关系,不用担心什么,尽情把它们写下来,直到写到不想写了为止。
其实,看似两者没有关系,从心理学潜意识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就会探索所事情的真相,挖掘出真实的自己。
附上作者对初始意念的做法:
随便怎样都好,重要的是,不管你选定的时间有多长,都必须遵守,并写完整个时段。
1.手应当不停写。(不要停下来重读你刚才写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时间,并在设法掌控你正在说的话。)
2.不要删除。(那是在编辑你写的东西,就算写出来的并不是你原本打算写的东西,也随它去。)
3.别担心错别字、标点符号和文法。(甚至别去管是否把字写出了格子,或超出了线。)
4.放松控制。
5.别思考,别下着要合乎逻辑。
6.直捣要害。(倘若你写出了可怕或太过赤裸裸的东西,那就一头钻进去,其中说不定蕴藏了很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