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初遇娜塔莉《写出我心》。花几天时间看完之后,内心仿佛打开了一扇窗,特别的明净敞亮。
依然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坐在公园的草地上,依据书中所说,用眼睛、用心去感受万物之间的联系,感受万物与自己心念的接触,以极快的速度在手机里记录下所见的一切,回去后没有太多的修改,就整理成了一篇文章。那种畅快淋漓,真是前所未有。
然而,人最初的记忆总是短暂的,不重复,很快就会淡忘,随着热情的消退,渐渐又回归到原先的状态。读书复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近跟着伙伴们一起,再次阅读这本书,并进行复盘,重新获得了一些领悟。
01 回到初始意念,不停地写。
有时候,内心的灵光一闪而过,让我有种强烈的写作冲动。但是当我提起笔来时,却感觉写出来不是那么妥当,于是一边写,一边反复回看,删除修改。这样的结果,往往就写不出那种灵感,而且写得特别慢,也特别累。
作者娜塔莉告诉我们,要回到初始的意念,回到能量未受社交礼节或内在压抑阻挠之处,不停地写,别想着合乎逻辑。是的,先完善再完美,先把心灵实际的所见所感写出来,再去进行润色,才能让写作如行云流水,渐入佳境。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02 不要给自己太多期许
跨年前的几天里,我一直想着要好好地写一篇年终复盘,认真地总结一下2019年。然而,越是想写好,越是不知道怎么写,思绪纷乱,迟迟无法动笔。
娜塔莉在书中说:“你必须给自己空间,没有目的,痛快地写。”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放下了对自己的过高期望,遵从自己的内心,以平静客观的心态回顾了过去的一年,在12月31日晚上写下了2000多字的反思。虽然语言平淡无奇,但却是内心最真实的表露,写完之后,浑身舒畅。
03 努力堆肥,静待花开
“或许离开了巴黎,我就可以写巴黎,就像在巴黎的时候,我可以写密歇根。我并不晓得但是犹嫌太早,我还不够了解巴黎。”这令我想起了我一直想写的家族故事,很多细节,当我一次次回顾梳理的时候,总会在不经意间产生新的感悟,层层剥离事物的表层,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内在。
当我们处于某个当下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体验和感悟,却往往浮于浅层。只有不断积累经验,经过时间的沉淀,像堆肥一样腐烂分解,才能制造出肥沃的土壤,从中孕育出美丽的花朵。
目前我所要做的,就是持续练习,努力堆肥,让写作的土地更加肥沃,静待将来的某个时候,那朵属于我的独特花朵,悠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