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她曾说这是写给父母、子女、兄弟的书。在这本书中,她是孝顺的女儿、慈爱的母亲、温情的手足……然而一切的情和意,在时间的冲刷下注定是电光火石,不过如清晨花瓣之上的朝露,一瞬而已矣。龙应台文笔淡雅、细腻,没有轰轰烈烈的撕心裂肺,只有平静熨帖的娓娓道来,正如所被评价的那样——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壁,让读者深切地感知到生命如此般渐行渐远渐无书,目送着一个又一个人走过,只剩下背影,和每一个人自己一样,最后都独行着,归于荒芜。目送,而后湮灭于时间。
在亲情中,“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你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一语道尽了时间如河和生命轨迹转变的无奈。当看到孩子牙牙学语的照片时,仿佛还在昨天,而今少年远行,带着对远处的憧憬期待和睥睨一切的自信,循着父母不舍的目光,用背影告诉父母,不必追。而龙应台作为子女,目送父亲从大学离开,内心对父亲的感恩和悲悯油然而生;当送父亲最后一程的时候,最直击心灵的是对于生和死的感悟。生命便是这样一代接一代的轮回更替,走着走着,有的人或小别离、或永隔,渺渺天地间好像只有自己,唯孤独不变。
在友情中,昔日大合照中每一个人,在记忆的漩涡中仍历历在目,可是有些却已逝去。曾经的言笑晏晏,而今又几多阻隔,仿佛一把锐利的剪刀,断去了联系,也似大浪淘沙,冲淡了感情。甚至于兄弟姐妹之间而言,虽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却也只是同一株树上的枝叶,各自有需要延展的方向和茂盛的空间,不过是偶尔看同一场雨落地,听同一阵风吹佛。生命的旅途,可能每一站都有与自己聊得来的人,但是这些人多数都是到站下车,真正看着东方启明、西方余晖、南方花溶、北方参木,经历着每时每刻一景一物的永远只有自己。所以,好友在,则把酒言欢;若不在身边,也不能忘了于生活这片土地绽放。
在爱情中,龙应台曾说,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才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有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水中的冰块。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爱情,才是最高境界的爱情。爱情说繁复却也简单,说简单却也繁复。从一个人的风景变成两个人的默契,是美好,而从两个人的携手变成一个人的旅程,却是悲哀。爱情,可以是在世界中一隅情感的归宿,相伴白首,哪怕最后仍有可能只剩一人,却也不悔不恨,世间幸运和浪漫大抵也不过如此了。虽然有时彼此生命里的那个人不是最理想的,也没关系,自己仍应该把无限的热爱给予生活,毕竟,一个人的终点,才是更古不变的。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人,都是客,而自己走完这一生,会发现自己不过也是“长江之无穷对吾生之须臾”。就像龙应台说的,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之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无边无际的无着落,人只能各自面对,素颜修行。自己的路,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走好。孤帆远影碧空尽,便是一个人在生命之海的一生,每一个人都是目送与被目送着,在时间的光影中渐染斑驳。不过,虽然红尘扰扰,生命之海浩浩汤汤,但别忘了孤帆远影的航程,或跌荡或平静,总会有“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乘风破浪会有时”,所以,只管在红尘中,好好修行着生活吧!